既要发展更要美丽——西乌旗企业生产10个突出问题整改见闻

16.05.2016  09:50

  日前,西乌珠穆沁旗召开了一次别出心裁的现场观摩会。由旗领导带领企业主要负责人以及牧民代表70多人,利用1天时间,对入驻白音华工业园区的大型工矿企业,现场观摩10个突出问题的整改进度。

  4月13日,西乌旗印发《全旗落实发展新理念切实规范各类企业建设经营管理的实施方案》,要求用4个月时间,集中整治资源节约和循环发展、规范开发生产和生态修复、环境综合治理、安全生产、水资源综合利用、牧民草场保护、规范施工建设和清洁运输、税费按时缴纳、规范各类企业建筑工程履行法定建设手续、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等企业生产中突出存在的10项问题。

  10个突出问题件件涉及牧区发展、牧民生活。虽然刚刚开始20多天时间,但是工矿企业里发生的变化却让人眼前一亮。

  让转型绿色循环唱主调

  在西乌旗,这亟待解决的10个突出问题的提出并不是空穴来风,更不是决策者们的拍桌定论,而是该旗聘请8名行业资深知名专家,组建政府智库,对工矿企业进行深入调研,梳理出来的突出问题。

  众所周知,西乌旗是锡林郭勒盟乃至全区都能排的上名的工业大旗。但是,对于西乌旗来说,工业起步较晚,企业大部分为资源开采型企业,粗放型资源开发模式仍占着很大比例。

  对此,西乌旗副旗长常胜介绍说,“我们提出并坚决落实的‘十个突出’问题的整治活动,第一个改变的就是资源开发模式,坚定不移地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之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在兴安铜锌冶炼有限公司,常胜副旗长的话得到了很好的印证。该公司为了处理好废渣,做到对资源真正的“吃干榨尽”,投入5亿元巨资,引进了同行业世界最先进的奥斯迈特熔炉。公司董事长郁海军介绍,公司之所以斥巨资引进奥斯迈特熔炉,考虑的就是变废为宝,更好地适应当地生态环境,让企业长期保持核心竞争力。

  让牧区小康与企业效益和谐双赢

  对于地处祖国北疆的西乌旗来说,如期或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还得靠工业经济的引领。

  “这10项突出问题的整治,不仅要让企业走上转型、绿色、循环发展的道路,更是要建立和谐的牧企关系,最终目的是达到牧民要富裕、企业有效益的双赢。”西乌珠穆沁旗委书记周金桩说。

  在这10项突出问题中,水资源综合利用、牧民草场保护、规范施工建设和清洁运输等内容与建立和谐的牧企关系有着直接的关系。以突出草场保护为例,对企业运输车辆以及施工车辆的上路、矿区范围内的生产生活垃圾的处理、施工单位与周边牧户的关系等细节问题都提出了明确要求。

  白音华镇乌兰图嘎嘎查长巴图看到工矿企业发生的变化,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短期内企业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有了很大变化。希望以后这些企业投入不减、力度不减、成果不减,真正能够为我们牧民群众带来福祉。”

  今年,西乌旗将“十个突出”问题的整治与“十个全覆盖”工程一起列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必须要完成的“十个突出”问题的整治,让“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效益最大化,让广大牧民群众真正能够享受到发展带来的绿色新变化。

  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短短20天,内蒙古平西白音华煤业有限公司投入350多万元,动用工程机械设备800多台次,使公司面貌得到很大改善,露天煤矿区脏乱差现象一去不复返。

  白音华金山发电有限公司正在按照旗里的要求,开始了二期技术改造。改造完成后,电厂的排放标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基本实现零排放。

  整治开始以来,几乎每个企业都有了很多的变化,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在西乌旗的决策者们看来,这些变化还远远不够,还需深化与巩固。观摩会一结束,周金桩立即提出要求:这次“十个突出”问题的整治检查验收不漏一个企业、不漏一个边角,必须做细做实,长期坚持,真正实现转型发展、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记者巴依斯古楞)

  《内蒙古日报》(2016年5月15日) 03版

[责任编辑 赵文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