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扎鲁特旗合理布局打造三大生态功能区

02.12.2014  11:38
 

林业厅政府网12月2日讯  2014年,扎鲁特旗紧紧围绕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和市委的决策部署,按照保护优先的原则,因地制宜对全旗1.75万平方公里进行规划建设,规划落实总面积近2250万亩的三大生态功能区布局。北部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和环境保护生态功能区涉及306省道以北的17个苏木镇场,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区内设立原始生态封禁保护区150万亩、草原休牧轮牧区1100万亩、公益林区360万亩、生态植被修复区240万亩,实施重大工程生物多样性影响评价,推进水资源保护节约和合理利用,加大矿区植被保护和恢复力度,保护山地草原。今年落实958万亩,其中实施罕山封禁保护150万亩、草原休牧轮牧400万亩,人工巡护和实施生态补偿公益林360万亩,采取人工造林、封育和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修复生态植被48万亩。以306省道为轴线的中部小流域治理和基本农田保护生态功能区。小流域治理涉及鲁北镇等13个苏木镇场。坚持工程治理和自然修复相结合,保护好山林资源的同时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于沙化退化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坡耕地和旱地坚决进行逐年退耕。南部防风固沙和林草植被自然恢复生态功能区。南部半农半牧区属科尔沁草原干旱带坨沼地和疏林草地,涉及道老杜苏木等7个苏木镇场。自今年开始对该区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450万亩设立为南部防风固沙和林草植被自然恢复生态功能区,以防风固沙、沙地综合治理为重点,并对流动和半流动沙地实行飞播造林、封育禁牧,今年落实200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