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旗围绕“两不愁三保障” 下足扶贫“绣花”功夫

05.05.2018  20:53

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近两年,赤峰市喀喇沁旗围绕解决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下足一番“绣花”功夫,精准施策,精准脱贫。

围绕解决“两不愁”, 着力培育发展脱贫产业。该旗坚持把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积极培育农牧业主导产业,认真谋划了牛家营子镇和锦山镇中药材种植、王爷府镇和锦山镇硬果番茄种植、锦山镇和西桥镇尖椒青椒种植、小牛群镇肉鸭养殖屠宰加工、小牛群镇和南台子乡马铃薯种植、西桥镇和美林镇乡村旅游、乃林镇育肥牛养殖等一批农牧业主导产业。将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实施产业扶贫。首先,对11000名有自主发展意愿的贫困人口实施“菜单式”产业精准扶贫,确定了设施农业、养殖业、乡村旅游等6大类17项“菜单”供贫困户选择,在2017年每人7000元补贴的基础上,再给每人4000元产业发展巩固提高补贴资金和每户最高5万元贴息贷款,鼓励贫困户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同时,加大公益岗位开发力度,在2017年安置989个公益性的岗位基础上,2018年围绕农村环境卫生保洁、河道巡查管护,再新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227个,新设置护林员公益性岗位322个,带动547户1409人增收。其次 针对弱劳动能力贫困人口,提出“扶强带贫”工作思路,制定出台了《喀喇沁旗培育发展脱贫产业奖补办法》,扶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发展壮大农牧业产业,将贫困户纳入产业覆盖的范围,通过参与生产带动、吸纳用工带动、间接劳务带动、资产流转带动的“四带动”模式,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实现“产业壮大”和“群众增收”双赢。最后,针对确实不具备生产条件和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通过代种、代养等方式,把贫困群众的资金、项目入股到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入股分红获得资产性收益。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基本实现了全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产业全覆盖。

围绕 解决 三保障”, 抓好各项扶贫政策落实。该旗坚持落实好医疗救助、教育扶贫、住房保障等扶贫政策,解决贫困群众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等突出问题。一是健康扶贫方面,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积极开展慢病签约服务,组建4个旗级签约服务团队,166个基层签约服务团队,全面开展签约服务,通过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印制健康处方等方式,着力提高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对全旗所有贫困人口实施免费体检,由签约乡村医生将药品发放给患病贫困群众,并指导用药,全旗已有贫困人口5810人享受慢病送药政策。投入676万元,为所有贫困人口缴纳医保费用,购买商业补充医疗保险。每年安排资金1500万元,实施健康扶贫“三个一批”医疗救助政策,2017年以来,全旗大病集中救治90人,重病兜底保障7983人,慢病签约服务管理6018人。二是教育扶贫方面。在精准兑现上级资助政策的同时,对旗内就读的2224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学生发放资助资金516.6万元。全面提高办学质量,配齐配强教师队伍,让贫困学生就近就地享受公平优质教育。三是住房保障方面。投入资金2500万元,对1365户贫困户、低保户、五保户、贫困残疾户4类人群进行危房改造;投入资金1400万元对1496户非贫困户、需二次改造户危房进行改造。四是安全饮水方面。投资1046.6万元,巩固提升饮水安全工程73处,全面解决767户1840名贫困人口饮水难和饮水不安全问题。五是易地搬迁扶贫方面。完善2017年实施的4个集中安置区基础配套设施,投资2500万元启动实施王爷府镇兴隆村、小牛群镇关山沟村集中安置区二期工程,完成131户360名贫困人口搬迁安置任务。同步实施设施农业、养殖小区、光伏发电等配套产业,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六是社会兜底扶贫方面。加快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实现低保、贫困“两线并轨”,做到应纳尽纳、应兜尽兜,目前有低保贫困人口6540户10062人,五保贫困人口1019人,占贫困人口42%。同时,对生活特别困难的贫困家庭,开展临时救助、再次兜底。2017年以来,共救助贫困人口918名,发放救助资金47.37万元。



通辽市加大深度贫困村扶持力度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通辽市印发《关于加大22个深度贫困嘎查村扶持力度扶贫办
敖汉旗:孝扶共助 和谐脱贫
敖汉旗针对子女不尽赡养义务将贫困老人抚养责任推向社会的情况,出台了《加强农村养老问题整治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组织,明确了责任单位,开展了专项治理。敖汉旗60岁以上一人户贫困人口6410人,占全旗60岁以上贫困人口(25520人)的25.扶贫办
今年通辽市力争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增幅超过15%
为深入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补齐扶贫短板扶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