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左后旗解锁扶贫“牛”模式 让贫困户发“牛”财

09.05.2018  10:29

黄牛之乡

养殖小区建设推动产业发展。

科左后旗2014年以来通过黄牛产业脱贫4357户,占脱贫户的80%。

科左后旗178家合作社采取统一管理以及反担保贷款等形式带动3360户贫困户合作养牛。

奶制品已经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科左后旗发挥优势黄牛产业,以扶贫贷款为支撑,以配套服务为保障,以利益联结为抓手,全力推进黄牛产业与脱贫攻坚有效对接,解锁扶贫养牛多种模式,让贫困户家家发“牛”财。现在全旗黄牛存栏达80万头,养牛效益好、见效快、收入稳定,已经成为群众脱贫增收的重要法宝和主要渠道。

坚持因户施策,解锁“户户有牛”模式。“以前我们镇大多贫困户养牛的热情高也很看好养牛前景,旗政策扶持力度也大,但是有的贫困户有技术没资金,有的是既没资金也没技术,甚至有的贫困户没有劳动能力”朝鲁吐镇副镇长乌日格其一语道破问题症结。要想家家养牛脱贫,人员分类是前提,因户施策最关键。对此,该旗着眼一些贫困户因为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无法养牛实际,积极探索出贫困户贷款饲养基础母牛的四种模式,帮助群众走养牛致富之路。对能贷能养的贫困户,符合征信条件,能养牛、会养牛的贫困户全部给予贷款支持,并帮助建棚舍、建窖池,引导种植青贮,鼓励群众自繁自育自养,形成“小规模大群体”的格局。对能贷不能养的贫困户,利用贷款购牛,通过合作社合养、大户托养、亲友帮养等方式养牛。对能养不能贷的贫困户,通过协调企业、合作社、养殖大户和包联干部实行反担保贷款买牛,或使用项目资金发放“扶贫牛”。对既不能养又不能贷的贫困户,由镇村统一帮助协调贷款和项目资金,统一购牛,并委托合作社或养殖大户托管代养,贫困户享受分红。截至目前,178家合作社采取统一管理以及反担保贷款等形式带动3360户贫困户合作养牛1.46万头;103家合作社(大户)为2482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托管养牛5485头;科尔沁牛业为1232户贷款超龄户及无劳动能力户托管牛5100头。全旗贫困户(含已脱贫户)养牛达到6万头,人均养牛2头。甘旗卡镇束里古台嘎查因病至残贫困户宝玉激动的说:“像我们这种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也可以通过合作社或者养殖大户托管养牛,每个月还给‘开工资’,真是太好了!”

强化资金保障,解锁“金融扶持”模式。该旗始终坚持资金项目跟着贫困户走,倡导群众贷款养牛,激发内生动力。“我们嘎查有22个贫困户,为了让这些贫困户脱贫,我们在苏木党委的领导下跟上级各个部门积极联系,从旗农行协调了55万的金融扶贫贷款,给11户各买了5头牛,还给买了饲草料。通过老百姓的精心饲养,来年每户的5头牛能繁殖到10头,加快了贫困户脱贫的步伐。”说起扶贫贷款巴彦毛都苏木巴彦毛都嘎查党支部书记天山简直不敢相信:“要是以前申请贷款的时候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但是现在旗里政策好,在苏木党委的积极协调下,我们也没跑几趟,就把这个贷款申请下来了”。2014年以来,该旗累计为贫困户发放养牛贷款7.2亿元。去年以来,在原有放贷规模基础上,该旗财政拿出2000万元实施风险抵押贷款项目,放大10倍,撬动银行新增扶贫贷款2亿元,使贷款覆盖所有贫困户,户均5万元。并积极协调金融机构通过开通“两免两直一降”绿色通道、金融服务车送贷上门等多种措施发放贷款。政府通过购买服务、抽调干部配合开展贷前核查等方式,提高办贷效率,加快放贷速度。嘎查村“两委”班子、驻村工作队和包联干部共同监督贷款用途,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防止贫困户贷款用途不当,强化贷后监管。该旗扶贫办副主任包永军说道:“我旗按照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思路,去年以来整合项目资金2.6亿元、旗本级投入5200万元、社会捐助310万元,集中用于推进产业扶贫,加大资金整合力度。”

完善配套政策,解锁“服务养牛”模式。按照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产业,就是扶持贫困群众的思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强化龙头带动,引领黄牛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发展。目前,该旗有黄牛产业重点龙头企业3家,标准化养殖场22家,建成年交易40万头以上的黄牛交易市场2个。以打造绿色有机牛肉产品为核心,推出“千里眼”溯源系统,加大品牌建设力度,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科尔沁牛业后旗分公司副经理张奇新介绍说:“‘科尔沁’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科尔沁牛业是全国第一家通过牛肉产品有机认证的企业,也是中国牛肉行业唯一进入世界肉类组织的企业,我们要积极响应旗区域公用品牌战略,利用好‘中国民族品牌公益行’平台把我们企业和商标宣传出去以更好带动产业发展。”在此基础上该旗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贫困户建设棚舍40万平方米、窖池10.5万立方米,免费提供青贮种子,引导贫困群众为养而种,种植青贮30万亩。用扶贫资金为贫困户饲养的所有基础母牛办理养殖保险,解除贫困户后顾之忧。并以肉牛繁育、母犊分离等实用技术为重点,加大农牧民培训力度,始终强化技术指导。建立健全旗镇村三级服务网络,黄牛冷配率达到100%,母牛繁殖率提高到90%以上,重大动物疫病防疫密度实现100%。巴嘎塔拉苏木养牛脱贫走在该旗前列,说起当地养牛脱贫经验,苏木党委书记梁旭滨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合理利用项目资金,推行资金变基金,将项目资金作为扶贫基金,分配给贫困户使用三年,然后收回再分配,实现滚动使用。并且始终倡导贫困户将项目资金、贷款、分红收益等都用于购买母牛,大力发展养牛业,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强化养牛效益可持续。”

密切利益联结,解锁“挂钩脱贫”模式。该旗与本地科尔沁牛业、本富牧业、通和牧业等龙头企业通过订单收购、担保贷款、提供就业岗位等方式联结,带动贫困户养牛,共担市场风险。2016年以来,龙头企业共提供担保贷款9000万元;解决贫困户就业668人;以高于市场价格2%的标准,订单收购贫困户育肥牛1.2万头;订单收购青贮3万吨。与合作社联结,引导贫困户加入养牛合作社。通过统一购牛、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鼓励贫困户以贷款入股合作社,享受分红。该旗现有278家合作社与3360户贫困户合作养牛1.46万头,成为贫困户稳定脱贫中坚力量。通和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文海说道:“过去咱们传统养殖一头牛一年在保证一个犊的情况下,能卖个7000多块钱,还得卖好了,去掉饲养费用也就剩3000元,咱们农牧民和我们合作之后保守收入也比3000元多,下一步搞好了比这要高,这个牛还完全不操心,还可以种地,打工什么的,都不受影响,想干啥都行。”除此之外,对没有饲养能力的贫困户与养殖大户联结,推行能人带户、托管代养模式。贫困户将牛交由养殖大户托管代养,一托三年。托管期内,养殖大户每年给贫困户分配收益。努古斯台镇标准化黄牛养殖小区理事长巴达仁贵介绍说:“我们养牛小区一共有18户,带了73户贫困户,养着贫困户134头牛,我们小区养殖现代化、标准化,养殖水平肯定比贫困户高,而且我作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我有义务带着我们的贫困户一起脱贫致富。”像巴达仁贵一样的养殖大户该旗现有115个,并为2482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托管养牛5485头,此模式也成为该旗实现稳定脱贫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辽市加大深度贫困村扶持力度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通辽市印发《关于加大22个深度贫困嘎查村扶持力度扶贫办
今年通辽市力争贫困人口年人均收入增幅超过15%
为深入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补齐扶贫短板扶贫办
产业全覆盖 扶出“好钱”景
  “兴安盟要以扶贫工作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通过打好一系列组合拳,确保在今年减贫3.新华网
“万企帮万村” 合力断穷根
    两年前,年过花甲的刘根柱还是村里的贫困户,扶贫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