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女生两年来无偿献血九次 用爱心为生命接力

19.05.2015  11:06

  近日,记者在回民中学义务献血活动中见到一名无偿献血的女学生,她就是回民中学高三学生李心然。

  当李心然拿出九张不同时期的献血证书时,记者不禁为之惊叹。李心然一边翻看着证书一边回忆说:“虽然自己从未了解过医学,但一次偶然的献血机会,让我与‘献血’结了缘。2013年,我在北京旅游,路过一条街道看到很多人正在参加献血活动,刚开始感到非常害怕,那时候我对献血还有些误解,感觉献血之后会影响身体健康。可是看到大家都踊跃献血,自己便好奇的上车里咨询,听工作人员说献血不是我想的那样,只要身体健康献血不会有危害,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听工作人员一番话,我就毫不犹豫地献了200毫升血。”而让李心然彻底改变了献血顾虑的是,她献血后,身体并没有感到不舒服,反而觉得更有精神。

  2013年的一天,她在内蒙古血液中心献血时,又巧遇一位车祸患者的家属急匆匆地赶来取血,那位家属的悲痛和焦急令她非常难忘,这一幕更让李心然感到献血的真正意义是在拯救生命。从那时起至今,她年年都献血,两年间无偿献血9次,并从2014年起坚持每个月捐献一次血小板,现在已经捐献了12次。“有困难找李心然!”内蒙古血液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当淡季缺血和临床急需血小板时,他们就给李心然打电话,她总能在第一时间赶到血站,伸出她那纤细但却充满爱心和力量的臂膀。

  自己常年坚持无偿献血的同时,李心然还经常把能通知到的亲戚、朋友、同学召唤到血站前来献血,她用爱心为生命接力的故事感动了同学们,并在母校回民中学培养起一支无偿献血的队伍。今年4月28日,李心然和她的同学一起联系内蒙古血液中心来到回民中学开展了一次爱心献血活动,报名献血的学生达到了102人,共献血16000毫升。

  为了使无偿献血工作更加人性化,李心然向内蒙古血液中心的工作人员提出了许多亲情化的服务建议。为使无偿献血的主力军高三学生成为无偿献血的持久力量,李心然经常同“血友”们走进其他校园,普及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增强在校生无偿献血、贡献社会的意识。

  对于今后是否继续献血,李心然表示:自己不仅要坚持无偿献血、献血小板,还与父母商量要一起申报捐献遗体项目,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记者安超)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