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评论:力争一项工程四个示范

07.05.2015  10:11

  煤从空中走,电送全中国。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锡林郭勒盟至山东特高压交流电力外送通道配套电源项目昨日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内蒙古能源建设发展进程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区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设迈出新的重大步伐。

  内蒙古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产量及外送量、电力装机及外送电量均居全国首位。近十年来,累计外送煤炭超过40亿吨,外送电量超过1万亿千瓦时,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立足自身实际,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加快建设保障首都、服务华北、面向全国的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在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锡盟至山东等特高压外送电通道获得核准并开工建设,必将进一步推进我区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设迈上新台阶。

  锡林郭勒盟资源富集、区位优越。建设好锡林郭勒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对服务国家清洁能源替代战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自治区及锡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紧紧抓住外送电通道及配套电源项目开工建设的重大机遇,全面落实好国家能源局批复的规划方案,全力组织实施好相关项目。

  建设技术一流的示范工程。全面推进煤电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以先进的技术作为支撑。项目建设要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标准,采用最先进的燃煤电站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提高资源转化效率,为全区乃至全国煤电产业发展树立标杆和样板。

  建设环境友好的示范工程。“蓝天白云、绿草如茵、牧人策马、牛羊成群”是锡林郭勒草原的真实写照。煤电基地建设将对草原生态环境带来怎样的影响,是各族人民关注的头等大事。项目建设中要高度重视草原生态保护,严格控制资源开发强度,严格控制工程建设中的粉尘、噪声和“三废”污染,采用高效节水技术和严格的环保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守住蓝天白云,保护好锡林郭勒这片美丽的大草原。

  建设速度与质量并优的示范工程。锡盟至山东外送电通道及配套电源项目工程,是自治区70周年大庆献礼工程,时间紧,质量要求严。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组织协调,做好要素保障工作,全力支持项目业主和建设单位,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进度,确保电源项目按时建成投产,与外送电通道同步建成投运。

  建设惠及民生的示范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要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项目建设中要注意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妥善做好征地拆迁、环境影响的合理补偿工作,努力促进当地群众就业,大力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建立资源开发利益共享机制,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

  立夏已至,风和日暖,正是施工建设的大好时节。各方要通力协作、精心组织,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项目建设,为促进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向自治区成立70周年献礼。

[责任编辑 李中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