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日报评论员:治之于未乱 防患于未然

30.03.2015  12:06

  原标题:治之于未乱 防患于未然

  ——六论贯彻落实全区重点工作重点项目推进大会精神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过去一年,自治区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目标,持续加大工作力度,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实践中迸发出强劲的活力。

  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区的生态环境仍很脆弱,资源开发和能源消耗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压力难以在短期内缓解。如何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是各级党委、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和严峻考验。同时,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诉求不断增多,对清新空气、清澈水体、清洁土壤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唯有不断努力,方能追赶上老百姓日益提高的期望值。

  当前,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面临新的机遇。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为治理环境、恢复生态创造了条件,也为解决历史积累的环境问题腾出了时间和空间。新《环保法》的全面实施,为强化环境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环保新标准的严格限定和考核,倒逼发展方式转变。抓住这些机遇,我们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用最坚决的态度减少环境问题存量,用最果断的措施遏制环境问题增量,努力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安全的警钟,何止敲响在生态环境领域?岁末年初,全国相继发生上海踩踏事件、哈尔滨火灾等重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应引以为戒。从我区的情况看,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但是,必须清醒看到,内蒙古安全生产基础薄弱的局面没有发生根本改变,产业结构重型化特征与安全生产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当前正值企业复工复产的高峰期,也是事故易发多发期。只有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加大重点领域安全隐患整治力度,才能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不可能一劳永逸,更无捷径可走。把层层重视、人人负责的要求,在下苦功、抓落实的长期过程中一以贯之,方能始终坚守安全底线。

  食品药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人们对此同样高度关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当前,食品药品安全正处在“问题多发期”与“监管薄弱期”两碰头的特别时期,监管体制正在调整,职能、人员正在磨合,容易出现管理真空。必须加大工作力度,全面落实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打通监管执法的“最后一公里”,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筑牢监管“网底”,强化源头治理和全程控制,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安全无小事。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关系人民群众根本福祉。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防患于未然,把各项工作和责任落到实处,让群众放心,让人民满意。(《内蒙古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