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贫困县的新“鸡”遇

25.12.2017  12:01

  “咯咯咯……”老安家的鸡鸣声响起,给冬日单调寂静的小村子平添了几许生机。

  70岁的安云华是包头市固阳县金山镇大六分子村的建党立卡贫困户,老伴儿患有疾病,做了4次手术,儿子还有尘肺病,不能干重活儿。

  这么典型的一个贫困户,当然要重点帮扶,帮扶干部了解情况后,反复思忖老安这个实际情况,帮着琢磨出了一条脱贫道儿——养起绿壳蛋鸡。

  铁丝网围起的标准化鸡舍中,二百多只毛色鲜亮、颜色各异的鸡,有的悠闲的步子,有的“扑棱棱”抖着翅膀展翅,……看起来倍儿精神。

  刚喂完鸡的老安,手里拎着饲料桶乐呵呵地说:“鸡舍是政府给补贴搭建的,共花了一万二,个人掏了一千。盖得不赖哇?彩钢顶。还有炉子,暖和。一进门是‘客厅’,两边‘卧室’。这200多只绿壳蛋鸡也是政府补贴买的。

  一进屋,安大爷把他的鸡蛋直递到记者的眼皮子底下,“看看这个色气。绿色蛋壳的鸡蛋可稀罕了,别的鸡蛋论斤卖,我家的论个卖,一个就卖9毛。

  “这么贵的鸡蛋有人买吗?

  老安得意地说道:“不愁卖!给帮扶干部打电话人家就上门来收购。分来的时候是半大鸡,养了2个月就开始下蛋。我们这些贫困户,没花多少钱就能在家养鸡,不赖!现在,一天我就能卖五六十块钱。

  大概怕老安说的不妥帖,老安的儿子接上话茬:“除了卖鸡蛋有钱,镇里还给弄了两头猪,一头猪卖了2000多,还有煤补、退耕还林补贴……”盘算着可喜的收入,老安父子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现在还有‘家庭医生’上门来看病、送药,像我和我老母亲都有病,住院报销的比例达到了95%,你去看看报销也可方便了。

  听完老安和小安的介绍,同行的县政协主席曾宏斌说:“他们家的情况挺有代表性,‘五个一批’他就占了发展生产、生态补偿、社会保障兜底这三样。应该是稳定脱贫了。

  按照小安的提示,记者来到固阳县的县医疗保险中心,虽然已经中午12点多了,但是在“贫困人口医疗报销一站式”服务窗口前仍旧挤满了人。

  固阳县坝梁乡三分子村的田志强在窗口刚刚为母亲办理完报销业务。

  “现在将医保、民政、保险公司统统放到一个窗口,再也不用一级级‘跑堂’的去报销了,10来分钟就能直接办好。路费也没少省,而且报销比例还高。我妈住院花了4000多,报销完自己就掏了200来块。现在看病轻松多了,以前花也花不起。”他一气不歇地说着,脸上的笑容告诉我们,他们很满意。

  有着同样喜悦心情的还有60岁的周换小,他告诉记者,他们老两口一起在固阳县怀朔镇建华禽业养殖基地打工,老两口干一年就能挣60000多块钱。

  “我老伴儿喂鸡,我烧锅炉,在这儿干挺不错的,逢年过节,搞个福利,发个鸡,整点儿鸡蛋,鸡呀啥的不愁吃,咱属于自力更生给国家也分了忧。”周换小说着乐开了花,“喂鸡的营生也不累,鸡舍里没有鸡粪味儿,你看看都是自动化。

  在怀朔镇建华禽业养殖基地,整齐的厂房,全程监控和记录的现代化养殖过程确实令人眼前一亮。

  “党的十九大我一有时间就看,讲的和我们养鸡、打工都有关系。过去种地得缴农业税,现在甚也不要了,还甚都给,有各种补贴,待遇还高。以前种地,一年到头不识闲,还挣不了几个钱,现在赶上国家植树造林,我的25亩地种上树,一亩地补一百六,现在的政策对我们老农民没得说!”说着,感激而生的幸福浮现在他朴实的脸上,“现在我们村里的水费、电费建华禽业养殖基地基本都给交,这又给家里省下了一笔钱。

  “为拓展贫困户稳定增收的致富路子,固阳县依托建华禽业有限公司,大力发展养殖产业,打开了群众致富增收的‘新大门’。”固阳县怀朔镇党委书记郭勇介绍道,县政府在怀朔镇双水泉村投资1663万元,建成了能够容纳100万只鸡的养殖基地。养殖基地由建华禽业有限责任公司承租,租金每年按投资额的8%—10%交给县政府,县政府再将租金收益量化给每一名贫困人口。同时,企业以成本价向当地贫困户提供4万只鸡仔及饲料,并负责技术指导和保底回收,此外,企业还为贫困户代养10万只鸡。

  据了解,目前,固阳县积极培育壮大了一批与建华禽业养殖基地一样的龙头企业,如:草原百盈肉羊繁育养殖基地、田丰马铃薯产业园等,实现了贫困户产业全覆盖,共保障了1700多名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现每年2000元的稳定收益。有了企业的扶持,贫困户稳定脱贫、逐步致富更加有了底气。

   记者手记:

  虽然是寒冬时节,但在包头市固阳县这方热土上,正在上演着一个个脱贫攻坚的生动故事。

  采访中,记者看到,从政府到企业,从致富带头人、先进模范到贫困户,每个人都成为了脱贫乐章上的重音符,共同奏响了精准扶贫的“交响曲”。

  “独脚难行,孤掌难鸣。”实践证明,脱贫攻坚的路上,无论是政府,还是贫困户,“单打独斗”难有长效。如果仅靠农民自身的努力是不行的,单靠政府的“输血式”扶贫,也只能解决燃眉之急。精准扶贫既需要合作、共享,也需要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在政府的支持与引导下,资金雄厚的企业、技术过硬的养殖大户带动贫困户一起发展,实现了家乡就是好地方,就业不用去远方的梦想。

  同时,脱贫攻坚不仅仅是产业扶贫的“独唱”,也包括医疗、住房、教育等在内的“大合唱”。该县以社会扶贫网为依托,结合各种措施,分类分批帮助脱贫,让扶贫工作有了更灵活更接地气的广阔空间,贫困户也都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真实惠。(内蒙古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荣松如 吕学先 赵娜)

[责任编辑 孙静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