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开始列车“铁裁缝”更忙了

22.01.2017  15:10

承担1500多辆客车的焊修和抢修任务

刘东河焊接车下构架

刺眼的弧光映在红彤彤的脸上,滚烫的焊渣夹杂着水滴,不时溅落到棉服上,零下20℃的寒夜里,刘东河侧仰着头,右手举着火光冲天的焊枪,紧盯着列车水箱的开焊部位,裤管鞋面早已凝结成了冰。“每趟入库列车遇到开焊、锈蚀、裂损故障多达十余处,大到转向架构架开焊,小到5mm的空调散热管,都需要我们打补丁……”今年58岁的刘东河被工友们称为“铁裁缝”,是呼和浩特铁路局车辆段检修车间的一名电焊技师。

“焊工技术含量其实非常高,操作技术和经验直接影响客车质量的好坏。焊工技术等级分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几档,不同等级所达到的焊接技能也不同。没有经过三五年的严格培训,像氩弧焊、二保焊等一些高技能焊接技术根本难以学会。”刘东河的同事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刘东河几乎把所有的时间和心思全花在学习电焊上面,5年的时间他就考取了高级焊工操作资格证。

春运开始后,刘东河更加忙碌了。他们不仅承担着呼和浩特铁路局1491辆运用客车裂损配件的焊修任务,还要对76辆25B型支援兄弟局春运的客车进行紧急抢修。由于这些“老爷车”不是用于野外施工宿营,就是长期停放,车型老、车况差、故障多,列车近70%的配件存在锈蚀、开焊的情况,是对“铁裁缝”们的一个极大的考验。

“难度最大的是焊接列车水箱,旅客列车的生活水箱,安装在车厢顶部的墙板内,不足1㎡的顶棚检修口,不仅要将头、手伸进去,还要在空间狭小的顶棚内施展三十公分的高温焊枪。”刘东河放下焊枪对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说。

“电焊苦、电焊累,焊工就是活受罪!不是蹲,就是跪,有时还得一身水!”这几句在焊工中的流行语成了老电焊工的口头禅。寒风刺骨的低温是老刘要面对的另一种煎熬。在很多施焊部位狭窄通风差的空间内,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气温下,伴随着气焊火焰产生的高温,刘东河仿佛正面对烤箱,背面对冰窖,时常连续工作上两三个小时。

刘东河对记者坦言,用氧气焊割时必须全神贯注,如果因一点疏忽造成不合格,就得全部返工重做。刚从事电焊工作时,自己确实经历了一段煎熬期,但慢慢习惯后也就没那么难受了。

“每天跟水、火打交道,干活不能分神,车上座椅、墙板全是易燃的部位,更得小心……”刘东河说起电焊来有自己的“一本经”。500米的检修库里,一上午要走上10几个来回,工作量也比平时翻了几番,可老刘只要拿起焊枪,就沉浸在花火之中。一把焊枪,老刘一握就是30个春秋,终日与火花和破损的配件为伴,已成为他工作的常态。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