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建宇:让更多农牧民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看病贵难题

10.03.2015  17:52

连建宇委员

驻我区全国政协委员连建宇凭借在世界永磁磁共振领域多项首创核心技术,成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他所在的稀宝博为医疗系统有限公司作为包头国家稀土高新区中创新型企业的代表,依靠科技力量,不断放大稀土的价值,实现了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他呼吁,“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需要从设备和人才两个方面加强”。

他介绍,包头国家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全国114个国家级高新区中唯一以稀土资源命名的高新区。目前,园区内汇聚了各类稀土企业75家,不仅有国内行业龙头企业,也吸引了许多世界知名稀土企业。2011年10月被引入高新区的稀宝博为公司,主要是研发及生产稀土永磁核磁共振医疗设备。这一设备不需消耗价格高昂的液态氦,就能达到超导磁共振的成像质量,而产品价格仅为超导系统的1/3。

他说,“作为一家外来企业,更好地造福于当地百姓,是我们必须要承担的责任。去年,响应自治区政府号召,我们公司与全区偏远地区的40家旗县级医院签订了配置国产新型永磁MRI设备协议。目前,已完成15台的装机、培训和试运行,使这些医院病情诊断的种类增加了25%以上。还为当地农牧民节省了大量时间和费用,有效提高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改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条件,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兴边富民的宏伟目标。连建宇认为,解决广大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民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需要从设备和人才两个方面,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力量。应增加临床应用广泛、诊疗功能实用、质量可靠、价格实惠、维护简便的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比例,加快培养各类专业医疗人才。

连建宇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应借鉴内蒙古的经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选择20-40家人口覆盖面较广、有一定影像科基础,尚无永磁MRI设备的县级医院进行试点,并给予一定的补贴,努力提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公共医疗卫生服务水平,让更多的农牧民在家门口就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难题。(全国两会全媒体报道组记者 崔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