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全覆盖·下乡驻村干部的故事】朝勒门岱:带着感情下乡进村

26.11.2015  14:30

   朝勒门岱:

  自治区政府直属机关事务局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

  自治区驻乌拉特中旗调研督导组成员

  【心得】“‘十个全覆盖’是改善农牧区基础条件的一项重大惠民工程,我们每一个干部必须带着感情下乡进村,围绕三项重点工作细致地调研督导。”

朝勒门岱(左二)深入“十个全覆盖”工程现场督查。记者  胡芳  摄

  早晨8时,朝勒门岱一行便从驻地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出发,踏上了进嘎查村调研督导的路途。

  初冬的乌拉特草原寒意逼人,但督导组成员个个热情高涨。“‘十个全覆盖’工程是我参加工作30多年来见到最大的惠民工程,亲眼目睹了乡村变化,确实感到很震撼。”朝勒门岱讲起了这段时间的见闻,语调略显激动。

  上午9时许,车行至温更镇巴音满都呼嘎查新牧区建设示范点前,镇长张永胜站在一排排新建的牧民新居前介绍起了“十个全覆盖”工程进展情况。朝勒门岱边听边记,并不时插话询问一些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方面的问题。当了解到搬迁牧民的羊将进行集中圈养时,朝勒门岱特别叮嘱驻嘎查干部一定要搞好疫病防治,要主动与加工企业建立供求关系,保障牧民的利益在市场波动中少受损失。

  川井苏木巴彦高勒嘎查牧民新村是整合14个惠民项目实施的新牧区全覆盖工程,即将入驻的44户牧民都是当地嘎查的贫困牧民。详细询问了今后的产业发展规划后,他说:“搬迁牧民收入保障是关键,要确保搬迁贫困牧民稳得住、有发展、能致富。”

  下午3时许,调研督导组来到德岭山镇四义堂村环境整治现场,这里推土机轰鸣,百名旗、镇干部正在帮助村民清理“五堆”。朝勒门岱与村长齐耀飞等人围绕村庄规划、街巷硬化、后续管理等议题热聊起来。

  每到一处,朝勒门岱一行入牧户、进农家,围绕“十个全覆盖”工程进展情况、产业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调研督导……

  一天下来,调研督导组共调研了4个苏木镇的5个嘎查村,合计行程有300多公里,晚上8点多钟回到驻地海流图镇时早已是月上中天。自9月10日进驻以来,督导组成员日均行程达到200多公里,已陆续走访6个苏木镇的40多个嘎查村。

  “只有把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做细做实,干部下乡进村才算见到实效。”朝勒门岱在调研督导过程中,把农牧民的大事小情放在心中,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些实际困难。

  在乌加河镇红光村8组调研中,村民张存义反映村里的自来水混浊,朝勒门岱了解相关情况后立即向旗里反馈,旗水务部门迅速对老化的自来水管道进行了维修清洗,水质得到改善。 朝勒门岱说,目前各地“十个全覆盖”进展还不平衡,但相信在自治区惠民政策的指引下,家乡农牧民的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幸福。(驻巴彦淖尔市采访工作组记者 乌日吐那斯图 韩继旺 胡芳 图门贺西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