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驻村干部的故事】李春雷:办法多了,困难就少了

03.03.2016  09:22

  原标题:李春雷:办法多了,困难就少了

  李春雷(右二)与村干部商讨工程实施情况。记者郑学良摄

   心得

  李春雷呼和浩特市工商局玉泉区分局裕隆工商所所长武川县可镇定相营村第一书记

  “作为驻村干部,只要怀着服务‘三农’的满腔热情,就一定能够在这个大背景下把事情办好,为村里、为村民解决一些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2月28日,当记者来到武川县可镇定相营村委会时,李春雷正在和镇武装部包村干部张贵生、村党支部书记范履新、村委会主任董志忠合计4月份新开工程的事儿。

  2014年9月,李春雷主动报名成为市里第一批驻村第一书记。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就得到了村民的认可,用电问题已经困扰侯家沟村和贾家沟村10年之久,一提起这两个村的用电问题,定相营村的老支书范履新直挠头。他介绍说,村里的30千瓦变压器是上世纪80年代安装的,这么多年一直没换过,断电、停电隔三差五,平时只能保证照明,村民的冰箱都成了摆设,一些农业机械设备更是没法用。

  李春雷来了以后,协调供电局给村里换成100千瓦变压器,还重新铺设了线路。贾家沟村民董二勇深有感触:“以前我用这个铡草机,等别人家不用电了,我才能铡点草,现在不仅能用电铡草,电焊机、抽水机也都能用了,最近我又买了个冰柜。”

  从贾家沟返回定相营村委会,有一段坑洼不平的土路。刮风天尘土飞扬,下雨天满脚是泥,而且跑运输的大货车根本进不来。要想富先修路,李春雷知道这个理儿。为了这条路,他协调帮扶单位市房产局监督管理处,投资8万元给村里扩建了这条长2.2公里、宽7米的连村路。眼下,他正在筹措资金,打算将这条连接几个自然村的道路修成柏油路,彻底解决村民的生产和出行问题。

  定相营行政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人均年收入不足2300元,去年,在他的努力下,定相营村引进了内蒙古美希林牧业有限公司,搞起了畜牧养殖加工业。李春雷告诉记者,农民要脱贫,首先要解决发展问题,没有产业不行,等这个项目达产后,村民增收就有了保障,还能带动就业。 “我自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生活比较熟悉,也有感情,想回来做点事。有些事情虽然难办,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李春雷说。(记者郑学良  )

[责任编辑 魏莉 ]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