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美-民富-人和——幸福在这里绽放

16.07.2015  17:20
  ——科右前旗依托“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纪实

  幸福是啥样,科右前旗的农牧民感受越来越深了!

  “路修通了,路灯安好了,村里的垃圾有人收拾了,村外的树林又栽种了不少,幼儿园、超市、浴池、健身广场都建家门口了。在这住着越来越自在啦。”7月7日,前旗大石寨镇前锋村的白永平最舒心的事莫过于生活了一辈子的村子变模样啦。图文并茂的文化墙,在广场上忙着跳广场舞的妇女,嬉戏玩耍的孩子们让这个昔日沉寂的村子活了起来。村支部书记郭春权说:“现在村里一事一议建项目,老百姓啥都有了,对政府来说,这叫十个全覆盖,对我们农民来说,这叫幸福全覆盖”。

  为了尽早实现全旗农牧民心中的幸福梦,“十个全覆盖”工程启动以来,前旗旗委、政府积极创新,攻坚克难,努力争取中央财政的支持,运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推进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改善和“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前旗财政部门逐步加大奖补力度和奖补范围,积极发挥奖补资金的“杠杆”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

  谁不想要家乡美。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的带动下,全旗农牧民群众主动参与,共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幅幅乡村牧区的美丽画卷在希望的田野上跃然而出。

   创新机制:让群众花小钱办大事。 为了使“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最大限度的服务于“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前旗财政部门依照《科右前旗“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方案》及时研究拟定相应的资金分配方案,千方百计调结构、挖潜力,加大旗本级的资金筹措整合力度,搭建财政奖补、引导筹款、村集体投入、社会捐助、群众全程参与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格局,全力保障全旗“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

  按照政策规定,前旗“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范围是以农牧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为基础,以目前支农支牧专项资金没有覆盖的嘎查村级公益事业项目为重点,主要包括嘎查村内街(巷)道硬化、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小型人畜饮水设施、公共饲草料基地(打草场)、牲畜药浴池、农畜产品交易场所、村容村貌改造和公共绿化、环卫设施以及农牧民认为急需兴办的嘎查村内其它集体生产生活方面的公益事业。

  前旗财政局局长李久生告诉记者,“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实施后,为了减轻农牧民负担,前旗财政部门明确了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村民筹资、筹劳标准,规定每人每年单个项目筹资额最高不得超过30元,筹劳折资按标准工日计算,每个嘎查村劳动力每年最高不得超过10个工日,统一按每个工日50元标准折算。按此规定,现行前旗农牧民筹资和投劳折资每人每年不超过530元。而且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所占比例从2010年的50%提升到了2015年的66%。

  记者了解到,2009年至2013年5年间,前旗累计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513个,覆盖14个苏木乡镇,1个种畜场、143个嘎查村,项目总投资33342.22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投入18617.78万元。2014年“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后,前旗批复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25个,项目覆盖14个苏木乡镇,1个种畜场、143个嘎查村,受益人口19.04万人。本级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2000万元,较2009年同比增加300%。

  2015年,前旗申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87个,项目覆盖14个苏木乡镇,1个种畜场、50个嘎查村,受益人口12万人。截至目前,盟财政局已经批复64个项目,投入财政奖补资金5985万元,本级安排资金3000万元,较上年同比增加50%。

  一串串攀升的数字,一项项喜人的成果,是前旗落实“8337”发展思路,全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具体行动的最好证明。通过项目的实施,村容村貌和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为农牧民创造了发展致富的良好条件和机会,加快了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步伐。

   整合资金:重点投入打造示范精品。 “十个全覆盖”工程村的示范效应不断激发农牧民群众的建设热情。然而,修路、盖房、绿化、美化等嘎查村级公益事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现有条件限制之间还有很大差距。

  为了解决10个旗级重点示范村的资金难题,前旗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用规划整合资金,用项目整合资金,打破条块界限和部门分割,统筹安排捆绑使用,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强力推进项目到村,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向农村牧区公益事业倾斜,用小杠杆撬动大建设。

  “示范村的建设标准就是高,嘎查的超市货物全、价格还便宜,卡拉OK室、健身场所、草原书屋,让咱有的乐,有的玩,有书看。”一问起当地十个全覆盖工程为生活带来的变化。前旗额尔格图镇兴牧嘎查村民王春生就赞叹不停。村党总支部书记邓友说,今年村里的项目计划投资达到13167.2万元,这笔投入比以往多少年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总和还多很多。目前,村里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已投入资金7312.6万元,其中财政直接投入1772.6万元。

  前旗绿水种畜场哈日白辛村村民阿木吉拉图则有另一番感慨:“如今有了卫生所,有个头疼脑热闹肚子,再也不用折腾了,抬腿出门就有药。”宽敞明亮的新卫生室结束了当地牧民看病“路费比药费贵”、“小病挨、大病拖”的历史。曾经的偏僻村庄,如今改天换地,处处孕育着勃勃生机。

  数据最有说服力。2014年,全旗10个“十个全覆盖”旗级示范村实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3个,项目总投资899.25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597.28万元,占全旗投入财政奖补资金的29.86%。2015年,前旗财政持续发力,10个示范村实施项目30个,项目总投资3958.2万元,其中财政奖补资金2635.1万元,占旗本级投入财政奖补资金的87.83%。

   美丽乡村:还是农牧民说了算。 在前旗科尔沁镇远光村,一提起修路的事,大家都很支持。“这是大伙在村民大会上表决通过的。所以都愿意支持政府的工作。”72岁村民王波高兴地说。如今,在财政局的帮扶下,远光村建成了硬化路,修缮了村民的房舍、院墙,还安装了路灯、健身广场......美丽乡村不仅让村里人住着舒坦,更吸引了城里人的目光,来“农家乐”游玩的客人增多了,村民通过“十个全覆盖”工程获得了最实在的收益。村党支部书记董海峰更是直言,整个施工过程通行无阻,这是这些年来村民们最拥护的、一点异议都没有的工作。“十个全覆盖”工程真正成了民心工程、顺心工程、和谐工程。

  “一事一议”项目启动伊始,很多人总认为群众工作不好做,村民思想不解放,办任何事情要“议”难,不“议”更难,无从下手。在组织实施“一事一议”项目的过程中,前旗财政部门充分认识到“一事一议”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把干部的意愿和少数村民的想法强加在全体村民的头上,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议事项目必须是有益于绝大多数村民,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论是硬化公路还是修建水渠,不论是饮水工程还是村容整治,每议一个项目,总是反复讨论,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学习外地先进经验,议一事,干一事,凡是群众积极要求办的公益事业坚决要办,凡是群众反对的事坚决不做,确保上一个项目成功一个,做到干部不摆摊子,工程不做样子,群众不欠票子。

  什么样的村庄才是村民心目中的美丽乡村?经过实践证明,前旗得出了初步答案:打破政府主导项目建设和自上而下决策的传统模式,让农牧民群众成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主人,实行“村内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建不建、先建什么、后建什么以及何时建、怎么建等一系列问题,在村民的协商中达成一致,减少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阻力,赢得百姓的真心欢迎。

  美丽乡村说到底,还是农牧民自己的事。只有尊重群众的意见,才能真正赢得百姓的支持。这一点,正是“一事一议”提供给前旗美丽乡村建设的最深刻的经验。(孙璞玉赵萌)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