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草原寻根的蒙古族摩梭人

28.06.2016  10:51

蒙古族摩梭人在恩格贝沙漠种下了根之树

身着蒙古袍的蒙古族摩梭人在大草原上合影留念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远离故乡近800年,生活在中国的大西南,却依然用思乡的歌谣和达巴代代相传的经咒怀念着草原,怀念着故土。700多年的风雨抹掉的是对故乡的记忆,却抹不掉摩梭人心中一直都在追寻的草原情怀。泸沽湖畔虽然没有奔驰的骏马、翱翔的雄鹰,心中那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也变成了眼前连绵起伏的群山,但是他们把蒙古包低矮的三尺门帘镶嵌在了木刻楞房中,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怀念着草原,他们在介绍自己的时候,总会骄傲地说上一句:“我是蒙古族摩梭人。”

   从泸沽湖畔踏上寻根之旅

  6月19日,初夏的小雨将草原润泽得分外美丽。一年一度的夏季淖尔祭祀大典在伊金霍洛旗境内的成吉思汗陵举行。这次祭祀,一群来自泸沽湖的蒙古族摩梭人格外引人瞩目,他们中有教师、农民、大学生和村官,这是一群心萦梦绕多年来草原寻根的蒙古族摩梭人。

  8时30分许,淖尔大典祭祀仪式正式开始,这些来自泸沽湖的摩梭人在成吉思汗陵宫按照古礼在祭祀人员的引领下念诵祭文、祭词、祭歌,并虔诚地献上哈达、神灯、全羊和圣酒,表达对祖先的崇敬。

  泸沽湖博树村村长喇甲初扎石说:“我第一次参加成吉思汗淖尔祭祀,祭祀很传统,很隆重,作为远在南疆的蒙古族人,我十分骄傲和荣幸。”

  淖尔大典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举行,是成吉思汗“四时大典”的夏季大型祭祀活动,农历五月的草原水草丰美,牛羊肥壮,是畜群盛产鲜奶的季节。蒙古族人为了迎接奶水像湖海一样涌流丰盛、吉祥安康,祈求长生天保佑草原五畜兴旺,便举行这一大型祭祀活动。祭拜成吉思汗陵之后,泸沽湖蒙古族摩梭人还去恩格贝沙漠种下了根之树,表达对故乡的牵挂与思念。

   蒙古族摩梭人的故事

  摩梭人主要居住在泸沽湖周边(四川省凉山自治州盐源县与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之间,横跨川、滇两省),泸沽湖镇在四川省盐源县境内,史称左所、喇塔。据不完全统计,人口约有7万,在1984年根据国家有关民族划分的政策规定,将泸沽湖云南省一侧的摩梭人划归为纳西族,四川省盐源县一侧的摩梭人划归为蒙古族,另外,在云南省一侧还居住着一些未进行民族划分的族群,这部分人的身份证上民族一栏标注为摩梭人。

  据载,公元1253年,忽必烈统帅三军进攻云南途经建昌时,为建立川滇的结合部而留下了手下喇塔阿塔带领的一支蒙古骑兵,元朝时期实行探兵赤马边民入户的政策,一批蒙古族官兵“转业”到地方,开发民生,屯垦边疆。当时留居川滇边界的蒙古人达14万之多,到公元1368年,元朝被推翻,这支骑兵无法返回北方草原,喇塔阿塔在建昌下传的三代中的第二代元平章月鲁贴木儿先降明军,后又反叛,战败后退入盐源县。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五月,固始汗(卫拉特部)率蒙古军南下,迅速击溃白利土司,并进一步南下向云南木天王(丽江木氏土司)领地进军,为了防止丽江木氏土司势力的北侵,固始汗之孙罕都一部留在了今木里、盐源一带屯边。

  据此,蒙古军队的两次大规模南迁屯边使当地原住民(磨些部落、摩梭人)在语言及习俗上发生了显著变化,同时这部分屯边的蒙古军队也和当地原住民经过数百年的通婚,在语言和习俗上发展成为现在泸沽湖摩梭蒙古人独特的语言体系,即当地蒙古语。与北方蒙古语进行单词比对,很多词汇都是一致的,只是发音有差异。有些词汇属于古蒙古语,语音和北方蒙古语有差异,是多年的隔绝和封闭造成的。目前用当地蒙古语和北方的蒙古族同胞直接交流有困难。

   历经变迁依然保持那份执着

  据盐源县志记载:“摩挲(摩梭)此族又称鞑子,当系鞑靼族,蒙古人也。”当地相传盐源五所(其中左所也称喇塔,现泸沽湖镇)皆为蒙古土司统治,左所土司喇宝臣(末代土司)解放后任左所区区长,在1957年受国家民委和内蒙古自治区的邀请,作为泸沽湖及凉山地区蒙古族代表参加了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随后又访问了蒙古国,参观团到霍林斯克地方下车进蒙古包,可以用四川的蒙古那日土语与当地的牧民直接对话。

  走进摩梭人家,透过泸沽湖放眼北望,仿佛看到金戈铁马中忽必烈率十万大军南征的宏伟场面!经历了久远而神秘的迁徙,在这大西南群山环抱的泸沽湖畔,经历了700多年的历史变迁又怎样保持着那份执着?这久远而神秘的迁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与摩梭人(古称磨些部落)在传统文化及生活习俗方面的融合,他们还明显保留有草原蒙古人的生活模式和服饰及其他痕迹,特别是对草原家乡的向往。

  “河水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虽然他们已经不能用母语来诉说,但是他们将思乡的情感融入到这首歌中,千山万水阻挡不了他们的思乡之情。经过两年多的交流、探寻、考证,为了弘扬民族文化,滇蒙两地组织部分泸沽湖蒙古族摩梭人到成吉思汗陵进行祭祖,从生活了700多年的泸沽湖畔踏上了寻根之旅,终于了却了那一份久远的思乡之情。文·摄影/少红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