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区:让项目与本地需求“对缝” 让目光远近内外“交织”
8月17日,记者在松山工业园区看到,总投资1.1亿元、占地100亩的龙泽节水材料生产项目已开工建设。据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项目10月末竣工投产后,将年生产滴灌带3亿延长米、PVC管材3000吨,回收废旧材料3000吨。在松山区,像这样已经落地生根的项目还有很多,特别是总投资30亿元的中来股份太阳能地面农光互补电站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建设。该区年初以来累计引进自治区外资金302325万元,同比增长49.4%,资金引进额度在全市增长率排序中位列第一。
松山区位于市郊,是个农业大区。近年来,区委、政府注重把区位交通和平台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致力于将该区打造成“高效农业示范区、新兴工业集聚区、现代服务业核心区、中心城市宜居区”。并根据区位、资源优势和发展需求,在坚持全民招商与相关部门精准招商相结合、政府负责人招商与以商招商相结合、产业招商与园区招商相结合、组团招商与小分队突击招商相结合以及大项目与小项目相结合的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从而使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稳中有进,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发展。
松山区招商引资工作基础较好且成果丰硕,近年来先后有雨润集团、温氏集团等十余家外省大型企业被引来生根、开花和结果。仅以松山工业园区为例,自2014年全面启动建设以来,已有众益糖业搬迁改造项目、龙泽节水材料项目等10个项目实现签约和落地,其中已建成企业2家,落地企业4家,签约企业4家。此外,东旭集团200MW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太爱肽集团小分子肽生产等十余个在谈项目也正紧锣密鼓,眉目清晰。区委、政府根据经济下行大环境,适时调整发展思路,创新招商引资方法,让目光远近内外“交织”、让项目与本地需求“对缝”,使适应区情的大小项目在松山大地不断落地生根。该区既面向外埠大企业和大集团有针对性开展招商引资,引进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如近期签约的总投资20亿元的光伏产业园、总投资60亿元的太平洋赤峰森活广场、总投资50亿元的白云岩探采开发利用等6个大项目;又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地针对某个项目或企业实行重点突破,如利用风资源引进风电产业项目、利用粮食资源引进生猪加工产业项目、利用玉米资源引进玉米秸秆制燃气项目等。同时,坚持招引大项目与招引小项目相结合,无论企业大与小、产业轻与重、技术高与低,只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并能带动就业,均大力引进,全区形成既有大项目规模可观、又有小项目铺天盖地的项目引进格局。在项目招引范围上,实行眼睛向外与向内相结合,如松山工业园区已引进10个本地和外地项目。针对一些中小企业资金不足问题,区里安排3000万元资金在松山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化厂房,供中小企业租用或购买,以解决进驻企业资金不足致无力发展经营之难题。 内引外联、招商引资,政策是磁石,是引擎,是关键。松山区对进驻工业园区的企业,只要符合奖励条件,均给予一定政策优惠。针对当前经济下行实际情况,区政府今年设立园区产业引导资金,用于奖励年内入驻园区企业,奖励标准为每完成千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奖励企业30万元产业引导资金。同时,对个人引进的项目竣工投产后,给予引资人一次性可观奖励等。由于各种优惠政策到位,广交朋友、全民招商蔚然成风,项目建设如雨后春笋,有力地推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责任编辑 张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