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区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成效凸显

21.11.2014  14:10
  全国著名教科研专家、江苏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冯卫东说,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让学校、教师、学生的生命状态呈现了全新的意义。这是他今年6月份参加在松山区举行的全国第八届初中“语文主题学习”观摩研讨会时发出的由衷感叹。松山区语文教师及同学们在观摩课上的精彩展示,受到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好评。   “语文主题学习”这一新的教学改革模式是国家教育部、人事部正在进行的“特级教师计划”实验项目,它把学生自主阅读和大量阅读摆在语文课的首位,追求简简单单教语文,轻轻松松学语文,扎扎实实求发展,是可以在一般学校、一般师资、一般生源条件下操作的语文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的教育观念,转变了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的尴尬现状。目前,全国有3000多所学校试验推广,松山区自2013年6月在自治区率先引进了这一教育模式,并在初中、小学全面推开。松山区教育局局长付秀辉说,他们要通过这项试验,提高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力,为学习各门知识打好基础。   “语文主题学习”模式要求教师从“讲读式”语文教学模式的巨大惯性中解脱出来,把三分之二的课堂还给学生,也就是学生用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学完教材,其余三分之二时间在教师指导下自主、自由地阅读。为配合这一模式的推广,松山区投入1000万元,启动了教师培训三年行动计划,对教师的培训基本实现全覆盖。松山五中副校长陈彦东为了让本校语文教师全面掌握该方法的真谛,在松山区教育局的组织下,几个月时间三次带队到北京、山东、吉林等地学习。“那些都不单单是语文课,而是一桌桌味美量丰、让人回味无穷的精神盛宴;那不仅仅是课堂,更是令人心生敬意的艺术殿堂。”松山五中教师冯学耕在观摩学习中受到震撼。   引进“语文主题学习”模式后,松山四中语文教师高金贺不再像过去那样对课文条分缕析、反复训练,也无需在“怎样讲得精彩”上费时间,而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协助学生完成作业上。课上,高金贺要设计“主问题”,组织“主活动”,教学由“举一反三”变为“反三归一”,把应属于学生的自由阅读权重新还给他们,尽最大限度减少教师的单向灌输。他和语文组9名老师经常集体备课,设计课堂内容。从“满堂灌”到“满堂问”,激发孩子们的思辨能力,以框架性问题来为课堂“立脑”。   高金贺发现,“语文主题学习”开展后,学生进校就进班,进班就开始读书,读书变成了孩子们的渴望。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变,让语文老师身上充满了一种“语文魅力”。   “语文主题学习”模式配有丛书,翻看丛书的目录,有舒婷的《在那颗星子下》、季羡林的《人间第一爱》,更有周国平的《敬畏自然》、卢梭的《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各种名家美文都摆放在学生的课桌上。这一模式的推广,学生们一个学期课内阅读量能达到100万字。   松山四中初二三班张俸源爱读丛书,感觉“阅读太爽了”。她的最大喜好是整段整篇地背诵,期中考试时她将背诵下来的词句运用到作文里,满分60分的作文得了58分。   这学期的期中考试,张俸源所在班级56名同学中,语文单科超过120分的有近20人,和以往的分数格局大不相同。以129分的成绩稳居班级语文单科第一名的高帅兵,从5岁起就培养阅读习惯,从小到大都是“语文之星”,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后,她产生了紧迫感,感觉到多年阅读积累的优势在慢慢减弱,“同学们都喜欢阅读丛书,学语文的劲头十足。”   北京四中特级教师李家声说:“一个‘读’字,改变了孩子的生命状态,对课堂充满了期待;一个‘读’字,让孩子获得了童年本来应该得到的童趣;一个‘读’字,让孩子的生命得到了文化的滋养,一个个生命从此变得与众不同。”

  

[责任编辑 张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