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果蔬专列尝试国际出口运贸一体化
新华网呼和浩特12月6日电(记者任军川)12月4日晚,一列满载近200吨柑橘和柚子的俄罗斯列车从内蒙古二连浩特口岸缓缓驶离国境。出境后,列车将穿越蒙古,直达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探索我国铁路与蒙古国草原铁路、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对接之路。据介绍,这也是我国与俄罗斯冷鲜保温列车之间的首次直接换装对接。
工人将水果从中国的列车搬到俄罗斯的列车上(12月3日 记者任军川摄)。
近年来,俄罗斯从我国进口的果蔬产品大幅增加。中国铁路总公司专家组近日在二连浩特口岸调研分析认为,与满洲里等口岸相比,果蔬产品从国内主产区通过二连口岸过境蒙古出口至俄罗斯,在运输距离、时效和成本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建立新的国际铁路大通道发展前景广阔。
本次果蔬出口贸易,是呼和浩特铁路局物资集团、中铁特货公司和内蒙古腾大商贸公司合作经营的。本次试运行的列车全程采用冷链运输,国内段使用B22型机械保温车运输至二连站,然后换装俄方机械保温车,最终运至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销售。
首次“试水”经二连浩特向俄罗斯出口水果的内蒙古腾大商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张文川说:“之所以选择从二连浩特口岸进行果蔬运输,是因为从柑橘原产地湖北枝江到二连浩特口岸出境,比到满洲里口岸出境在路程上至少缩短1600公里,1吨货物便可节省运费200多元。另外,全程采用火车机械保温车厢运输,可以减少水果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提升水果的品质。”
目前,中国铁路总公司正协调各地铁路部门,积极与果蔬物流贸易企业开展合作,完善铁路冷链物流设施,从全国果蔬主产区选择适合出口俄罗斯的果蔬,大力开展铁路果蔬运贸一体化业务。逐步建立我国南方果蔬经二连浩特口岸出口至蒙古、俄罗斯的铁路果蔬运贸国际大通道,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