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勃湾区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顺应民意 阳光征收
棚户区搬迁改造项目众泰森林半岛主体已封顶。
去年以来,海勃湾区紧紧围绕城镇化建设和城市转型发展思路,抓住国家推进城市棚改宽松的信贷支持和利好政策,自加压力,集中力量抓好房屋征收工作,全年预计完成6500户房屋征收任务,完成自治区下达海勃湾区棚改任务的160%,全年征拆房屋总量超过全区前五年房屋拆迁量的总和,为推进宜居城市建设和城市转型腾出发展空间。
今年,海勃湾区计划实施20个棚改项目,包括新桥东街南(油库北),河槽东一、二街坊(东环路东),狮城东街北九、十、十一街坊(东环路东),狮城东街北十二街坊(东环路东),东山南一街坊(一通厂北),新华东街南一街坊(华联南),新华西街南一街坊(万客隆西),车站南路二街坊(车站南路),下海勃湾六期,下海勃湾七期,新华东街北五街坊(电业局北),铸锻厂安置区,双拥街北一街坊(区政府北),狮城东街八街坊(东方红幼儿园南),甘德尔东街一街坊,桌子山西街一街坊(信达二期),车站南一街坊(车站南路东侧),海达街北一、二街坊,新桥大街北一、二街坊,双拥街北三、四街坊(八中北)。
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阳光征收
为全力做好征拆工作,海勃湾区加强组织领导,多方抽调干部,夯实征拆动迁力量,成立了以区委书记任总指挥、区长任常务副总指挥的海勃湾区棚改项目指挥部。指挥部下设前期工作、资金保障、房屋征收、安置房建设、信访维稳、督促督导6个工作组,建立了领导包片、干部包户的推进工作机制,全程负责推进落实工作,形成了领导亲自挂帅、部门各司其职、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还成立了棚改临时党委,突出组织领导,凝聚智慧力量,激励动迁人员汇集力量、敢担责任、敢打硬仗。为加快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区委去年选派了科级和优秀后备干部185名,市里还选派优秀干部30名,全部充实到城市棚户区改造岗位锻炼,相关街道也抽调精干力量积极参与,参与棚改房屋征收的总人数达300多人。此外,各街道综治主任进驻征拆现场,及时了解、排查、处理各类信访问题,将征拆矛盾和信访问题及时化解在征拆现场、处理在萌芽状态。
海勃湾区坚持阳光征收,做到公平、公开、透明,推行前期摸底调查结果、初评结果、违法建筑认定结果、回迁楼情况(含套数、位置、户型结构、楼层、面积等)、签约顺序、补偿结果、签约协议单、分户情况、被征收家庭涉及残疾人情况、被征收家庭享受低保情况、奖励期内未签约住户名单等11项公示制度。被征收户选择回迁安置房的程序,依法依规,公开操作,采取现场摇号、现场公证的方式,确定被征收户选择回迁安置房顺序,确保先签先选,激励被征收户早签约、早受益,让房屋征收工作始终处在监督下开展、阳光下运作,体现房屋征收工作的公平、公正、透明,增强百姓的信任度和满意感。
多种方式安置 顺应民意征收
海勃湾区坚持多种方式安置,注重消化存量房。在货币补偿、产权调换两种安置方式的基础上,海区还新增货币化安置方式,依托市棚改服务平台,鼓励引导棚改居民优先选择购买存量商品房,缩短搬迁入住周期,满足不同层次百姓回迁安置需求,削减商品房库存,缓解房地产企业资金压力。
在去年新启动实施项目签约的5697户中,选择产权调换的3760户,占66%;选择货币补偿的513户,占9%;选择购买存量商品房的1424户,占25%,累计消化存量房约1500套,盘活开发企业资金3.2亿元,使多个房地产企业摆脱困境,同时也拉动了全市房地产市场回暖向好。
为更好地发挥央企优势,海区采取ppp模式参与棚改,保障百姓拆得动、稳得住、回得去。去年以来,海勃湾区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与央企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分担”的合作关系,将棚改项目整体发包、分片开发,充分发挥央企的资本、管理、技术、质量、诚信等优势,参与全区棚改安置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