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疆先锋】高崇毅带动更多的人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22.02.2016  11:28

  学校即将放寒假,65岁的巴彦淖尔市五原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五原一中专职心理老师高崇毅却并不清闲,他还要继续研究心理学知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接待心理健康咨询,每天生活得充实而快乐。

  “我虽然是喝天津海河水长大的,但总归是黄河水哺育我成长进步的,我要把余热奉献给河套第二故乡。虽然从一线教学岗位上退下来了,但我离不开孩子们。每年少说也有300多名孩子接受我的心理健康辅导。”朴实的话语道出了这位老教师浓浓的故乡情怀。

  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他,在教学中总感到知识匮乏。他秉烛夜读考上了巴盟师范学校,以弥补自己文化知识的不足。

  从巴盟师范毕业后,高崇毅被分配到五原六中任教。在从事语文教学中,他深感孩子们课外读物太少了,如果能办个刊物,让孩子们自己动笔,写自己的事,该多好。于是他和其他两位老师商量,三人一拍即合,刊名就叫《绿叶》。

  每天有繁重的教学任务,《绿叶》的编辑、改稿都得下班才能进行,他就把工作搬到家里。那时候,妻子患了乳腺癌,不菲的医疗费用和巨大的心理压力让他不堪承受。即便这样,每天晚上,等妻子熟睡后,他再编稿、校对,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渐渐地,《绿叶》成长起来了,不仅全县的中小学生知道了,甚至其他旗县的学生也纷纷投稿。绿叶文学社从1993年起,连续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文学社团,《绿叶》杂志多次被评为全国中学文学社团报刊一等奖。1995年,《绿叶》被评为全国22家前卫中学文学社团之一。

  众多农村孩子从绿荫中走出,当初的小记者现在有的成为《人民日报》的大记者,有的成了有高级职称的大学校刊主编……还有什么能比这些成绩更令他欣慰的呢。

  自1999年起,高崇毅担任学校政教主任和团委书记,他发现学生心理健康是个大问题。于是他创办了学生心理咨询室,开始探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那时候,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还是盲区,高崇毅的心理咨询室成了学生们的“阳光小屋”,他用自己的学识与阅历,让许多孩子变得阳光快乐起来。

  2004年,高崇毅主持开通了自治区西部唯一一条青少年心理服务热线——“心语”服务热线;随后,他撰写的《学生、家长、老师心理健康教育三位一体行动研究》等10多篇论文获得国家级奖。2007年,国家基础健康教育实验中心“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批准高崇毅担任科研子课题组组长。他也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2010年,退休后的高崇毅被五原一中聘为专职心理老师。他创建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室,接收30多名老师参与在班务、科任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他主持的自治区首家县级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创新实验培育基地的科研课题正在践行,促成当地多家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蓬勃开展。(记者 韩继旺)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