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农牧民植树治沙致富
新华社呼和浩特1月2日电(记者张毅荣)内蒙古已进入一年中最严寒的时节,位于毛乌素沙地乌审旗(县)乌审召镇的生物质热电厂内外,却依旧是一派忙碌的景象:几座冷却塔冒出的水蒸气直冲上天,一辆辆装满沙柳的卡车不断进出卸货……
“一吨干沙柳卖400块,我这一车拉8吨,3000多块就进账了。”附近的乌审召嘎查(村)牧民铁木其乐图说,2008年起在自家2000亩草场上种植沙柳,主要供给当地新建的热电厂,“忙时连收割带切段,得雇上10个人,一年收入10万块左右没啥问题,比前些年在外面跑运输强多了。”
沙柳是毛乌素沙地多年来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因“高热值、平茬复壮”等特点,在以生物质发电为代表的沙产业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通过沙地租赁、种树治沙、燃料收集、加工运输、生产发电等环节,公司这些年为当地农牧民提供了8000多个就业机会。”热电厂负责人罗卓文说。
如今包括沙柳在内的沙生灌木既能解决就业、又能固沙富民,但早年却并非出于经济目的被推广种植。“种树完全是为了生存的需要。”乌审召嘎查73岁的牧民和日布说,几十年前的情况是“沙逼人退无处藏”,连生活都成问题。
和日布家种有2000亩的沙柳、杨树等沙生树种,保护生态的同时,树叶也能用作自家300多只羊的草料。
以毛乌素腹地的乌审召镇为例,当地生态治理总规模已达181万亩,植被覆盖率达70%,森林覆盖率达30%。“这样的生态环境在过去是不可想象的。”乌审召镇林业工作站副站长达楞巴雅尔说。
上世纪下半叶,毛乌素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大面积草场、农田被流沙吞噬,许多村庄、房屋被掩埋,道路、电力、通讯线路时常受阻中断。
生活在这里的农牧民在严酷的现实中寻找出路。从最初的种树、种草、种柠条,到建设小水利、小流域治理、开发小经济林,再到现在的沙区经济圈开发,愚公移山般追求绿色的精神一路传承至今。
“那时候我才十几岁,当时在镇里一批治沙先锋的带领下,农牧民们一起种草种树、建设草原,克服各种困难,乌审召也很快被树立成了全国典型。”1955年生的乌审召嘎查牧民尼格格其回忆起过往,很是动情。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包产到户,深知治沙重要性的牧民自发在各家草场种植各类沙生树种。随着生态环境的日益好转,1985年开始,尼格格其家还在继续种树的基础上,开辟出水浇地,种植牲畜口粮。“粮肉结合”的生产模式让他家的羊群数量从最初的130只左右,发展到今天的650多只。
“国家提出坚持绿色发展,我们也正在积极努力,建设农牧民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牧区明珠’。”乌审召镇党委副书记党新峰说,近些年,镇里积极启动生态移民工程,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环境,加快植被恢复,坚持开展义务植树造林活动,开展飞播造林,建设樟子松基地,利用农牧民迁出区建设苗木基地。
“这么多年了,只要生态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肯定也会越过越好。”尼格格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