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心叶 民心树】“大引领”领出个新阿荣

02.02.2015  11:22

  原标题:“大引领”领出个新阿荣

  提起大引领工作,阿荣旗的乡亲们都对旗委书记潘金生伸大拇指。潘金生却说,主要得感谢老党员梁玉昌。

    这事儿,得从3年前说起。

   农民需要的不光是米面油,更重要的是脱贫致富的办法

  2011年12月的一天,潘金生来到六合镇振丰村老党员梁玉昌家,俩人坐在火炕上拉家常。

  “说实话,我对现在的干部不满意。村民大会开得少,农民了解政策少,干部真正入户少。包扶,就是春天包种地,冬天包过年。我们农民需要的不光是米面油,更重要的是脱贫致富的办法。大伙儿盼望的是路子下基层、政策下基层、技术下基层。”

  梁玉昌的一席话,让潘金生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老党员不满意?下基层就是把干部都派下去吗?如何帮助农村摆脱贫困,解决根本性问题?

  振丰村当时是阿荣旗的落后村,村两委班子成员人心涣散,带头能力不强,工作不力。调研中,潘金生问:“村里一年来都给群众办了哪些事情?大事小事都说说。”

  “大事就是村里计划修条路,由于没形成统一意见,没做成。小事基本上也没啥。”村委会主任有些尴尬地说。

  一年的时间,“大事”没办成,“小事”没给办。基层组织的作用何在?群众怎么会满意?随后的二十几天里,潘金生带着这个问题走遍了全旗11个乡镇、34个基层党组织。

  随着调研的不断深入,解决农村发展问题的思路也越来越清晰。过去旗委、政府成立包扶工作队,把农民当做弱势群体,一年两次帮扶,对农民增收致富和新农村建设助推作用不大。只有把农民作为增收致富和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推动“三农”工作的强大合力。因此,旗委决定把包扶工作队改为引领工作队,成立了旗、乡、村三级引领工作队,形成通过大引领推动基层党建大发展的大党建工作格局。

  潘金生介绍说,大引领工作以旗委为核心,以基层党委为重点,以基层党支部为骨干,以广大党员为基础,形成“四位一体”的工作组织,要求各级引领工作队当好“四大员”,即社情民意的调研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政策法规的宣传员和强村固基的引领员。

   小黑信子村的大棚提子要上市了

  复兴镇小黑信子村过去是远近有名的落后村。开展大引领工作后,镇里选中村里走出去的生意人付士元担任引领员。老付早年到城里建砖场、办幼儿园,日子过得很是滋润。为改变小黑信子村的落后面貌,镇领导特意把他请回村里。

  为了引领村民发展,老付自己掏钱雇了一辆大巴车,带着村里有发展意识的村民,到黑龙江省大庆市参观大棚葡萄种植。参观回来后,大伙都动了心,怎么干?听老付的!

  在老付的带领下,全村建起了100座温室大棚种植美国提子。村民张连武在自家园子里建了4座提子大棚,可大棚种植的用水用电问题却让老张头疼不已。

  小黑信子村是旗委书记潘金生的联系点。得知这一难题后,潘金生当场拍板:“水和电的问题将通过水利项目在短期内解决,绝不耽误提子种植。”

  如今,小黑信子村的大棚提子已经长到一人多高。“今年就能上市了!”张连武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阿荣旗农村过去有句顺口溜:“三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三个月农闲、三个月耍钱”。可当记者走进向阳峪镇的几个村屯,大街上基本见不到闲人。

  原来的闲人都去哪儿了?随行的镇干部把记者领进松塔沟村文化活动室,村民们打乒乓球、下象棋、排演节目,好不热闹;农民书屋里,十几名农民埋头在书里“淘金”;在松树林村宪伟酸菜合作社,十多位农民正忙着切酸菜、打包、装车……

  村干部告诉记者,自从村里来了引领队,把制约农村发展的问题逐一破解,领着农民多条腿走路。如今,大部分村民“一年四季都不闲,一年四季都赚钱”。

   解决政策信息最后一公里断档问题

  贫困户的发展愿望,就是引领队的工作任务。富贵村农民张志华腰间盘突出,干不了重活,妻子想发展庭院经济,苦于没钱。引领员边长春为他家争取了5万元妇联小额创业贷款,并请来旗妇联和旗畜牧局的工作人员指导技术,当年养鹅1000羽,纯赚3万元。张志华一家终于打响了翻身仗,一举甩掉了穷帽子。

  阿荣旗旗长冯方祥说,“过去,我们给什么,农民就要什么;现在是农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送什么。让引领员驻村大引领,目的就是解决政策信息最后一公里断档问题,把党和政府的好政策真正传递到每个农民的心里。”

  大引领工作改变了村民的贫穷生活,也锤炼了干部的综合能力。新发乡章塔尔村引领员、乡人大主席黄志刚原来一直在机关工作,对基层发展没有深刻的认识。带上引领员这个新头衔后,他一头扎进村里,逼着自己研究农村经济工作的发展规律,引导村民变、带领村民干、指导村民办。如今,成为地地道道的“土专家”、章塔尔村名符其实的当家人。

  阿荣旗委常委、组织部长唐荣伟说:“通过大引领工作,有效地锻炼了干部的基层工作能力。一些原来在机关部门从事单一性质工作的干部们,在引领工作实践中,成为带领农村经济发展的行家里手。”

  自2011年至今,阿荣旗323个引领工作队、1552名引领员,先后走访群众7.1万户、51万人次,为引领村争取项目797个,落实项目资金6.95亿元,协调贷款2.92亿元,点燃了23万农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热情和斗志。仅2014年,全旗引领工作队就为引领村办实事3708件,修路7.71万米,培训农民1.23万人次,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如今,振丰村的泥土路早已变成了水泥路。路旁的院墙上写着:“建好新农村,肯定得民心;城乡统筹快,阿荣更可爱”。

  “真没想到,我的一句不满意让领导如此惦记,给我们派来了引领员。这两年的功夫,振丰村真是大变样!”老党员梁玉昌对大引领工作更是赞不绝口。(记者 刘江 通讯员 王建庭)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