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哈素海迎来“客人”上万

31.03.2015  14:49

[ 导读 ]昨日,大批迁徙候鸟来到土左旗海流水库和哈素海湖区,从3月27日发现第一批候鸟到达,昨日两个湖区的候鸟有上万只。这些候鸟经过长途跋涉,有的停留在这里短暂休整,有的会在这里安家落户。

  天鹅、大雁、鸳鸯、野鸭成群结队落满湖面

成群结队的白天鹅



这两只叫不上名的候鸟不怎么怕人,会潜水捕鱼。


在湖面栖息的野鸭


    

昨日,大批迁徙候鸟来到土左旗海流水库和哈素海湖区,从3月27日发现第一批候鸟到达,昨日两个湖区的候鸟有上万只。这些候鸟经过长途跋涉,有的停留在这里短暂休整,有的会在这里安家落户。

海流水库迎来第一批候鸟

海流水库位于土左旗海流村,是金山开发区发电厂的泄洪区,因常年有热水,水温较高。3月下旬,随着气温不断升高,负责看护这个水库的市森林公安民警在3月27日下午发现了第一批到达的候鸟,“第一批到达海流水库的是大雁和鸿雁。”森林公安民警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第一批到达的候鸟有几十只,因为当时天色已晚,森林公安民警看得不是十分清楚,3月28日再次来到海流水库时,发现水面上已经停留了近千只候鸟,包括白天鹅、黑天鹅这样的大型候鸟。

28日,森林公安民警在哈素海湖区也发现了不少候鸟,最多的是白天鹅和野鸭,还有一种叫不出名字、嘴部尖尖的、羽毛黑黑的、会潜水捕鱼的候鸟。

哈素海湖区成最大候鸟迁徙地

昨日,呼和浩特晚报记者跟随市森林公安局的民警第一站来到海流水库。记者发现,水面上密密麻麻到处都是候鸟,粗略计算,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只,最多的是鸿雁和白天鹅。在白天鹅聚集的鸟群里,偶尔会发现一些黑色的斑点。森林公安民警表示,候鸟聚集是按照种群划分的,天鹅一个群落、大雁一个群落、鸿雁一个群落,天鹅群里的黑色斑点应该是黑天鹅。因为海流水库交通条件有限,最近的观察点也在1000米以上,记者只能看到候鸟在水中的身影。可能是这些候鸟都累了,记者观察了一个多小时,也没见到有飞起来的候鸟。

第二站,记者来到土左旗哈素海湖区,刚刚进入湖区范围,就能听到候鸟的叫声。森林公安民警告诉记者,目前哈素海湖区已经成了我市地区最大的候鸟迁徙地。

哈素海经过建设,有非常适合观察湖面上候鸟的码头和凉亭。记者发现,距离最近的候鸟只有50米左右,他们成群栖息在湖边芦苇荡里戏水捕鱼。在这里休息的白天鹅比较警惕,都停在湖中,只能远远地看它们。虽然距离较远,但还是能看到白天鹅不时地扇动翅膀拍打水面,听到它们偶尔的鸣叫。

森林公安民警告诉记者,据初步统计,湖里的候鸟有白天鹅、黑天鹅、鸳鸯、野鸭、大雁、鸿雁、鹤,还有几种叫不出名字,去年都没有见过,应该是第一次出现在哈素海湖区。

如今已到观察候鸟好时候

市森林公安局高局长告诉记者,观察、保护每年迁徙到哈素海的候鸟是森林公安民警的一项重要责任。森林公安民警要注意候鸟到来和飞走的时间,每天都要绕着候鸟栖息的两个水面转一转,看看有没有死亡的,监控鸟类疫情。同时要注意有没有人靠近和伤害这些候鸟,打击犯罪分子偷盗野生鸟类。近年来,每年在哈素海停留的候鸟都有上万只,今年明显比往年更多。哈素海刚刚解冻没多久,湖里的鱼养了一个冬天,正是最肥美的时候,有些候鸟会在这里停留两周左右,有的会住在这里不走了。当湖里的芦苇滩再次长满芦苇,这里就是候鸟的家了,它们会选择在这里生儿育女,保护好它们的栖息地是森林公安今后的重要工作。

高局长赞成喜欢观察候鸟迁徙的市民来哈素海看鸟,但希望来看鸟的市民不要随便给鸟喂食,更不要为了看候鸟飞而摁汽车喇叭、放鞭炮、往湖里丢垃圾。带个望远镜,远远地观察就可以了,不要打扰候鸟的休息。

喜欢观察候鸟的市民,这几天要抓紧时间去看了,开车前往的市民可以沿着110国道从市区出发向西走,过了察素齐镇继续向西,一直可以开到哈素海的湖边。如果走京藏高速,到哈素海出口下高速,再沿着110国道往东走几公里也可以到哈素海的湖边。如果想看得清楚,最好带一个高倍望远镜。

 

 

[责任编辑:赵钦]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