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运动会】在竞技与交流中传承民族文化

15.08.2015  12:01

  8月14日,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精彩赛事继续进行。

  作为一个特殊载体,民族运动会既包含着竞技体育公平竞争的精神内涵,更包含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内涵。运动员们在赛场上竞技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民族文化的展示交流。

  “若不是参赛,我们的一些彝族队员很难走出大山、广交朋友。”四川省代表团陀螺项目教练员胡洋说,在这几天的赛事中,他的几名彝族队员结交了回族、畲族的好朋友。在他看来,了解多个民族的习俗和文化,结交兄弟民族的朋友,比竞技场上的比赛更为重要。

  在前一天的民族大联欢活动中,江西省代表团畲族姑娘表演的节目《井冈山好客气》,以独具特色的说唱加舞蹈形式,让现场观众眼前一亮。江西省代表团表演项目领队黎勇告诉记者,参加此次民族运动会,他最大的收获是深入了解了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民族特色文化及传统体育项目。“对蒙古族的音乐印象最深刻,曲调特别宽广,听起来心胸会特别疏朗,和南方细腻的音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黎勇说。

  民族运动会是一个巨大的人类体育文化基因库。中国56个民族拥有几百项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数量巨大,内涵丰富,流传地域广阔,参与人数众多。北方草原的“蒙古式摔跤”搏克、西北回乡的“平民曲棍球”木球、南国大地的“中国式橄榄球”花炮、帕米尔高原上的高空走绳“达瓦孜”、白山黑水间流行的朝鲜族打秋千、雪域高原上的“大象拔河”押加……这些独具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折射出中华民族多样文化的魅力。和其他运动会不同的是,民族运动会的表演项目远远多于竞赛项目。在本届民族运动会上,除了17个竞赛项目外,还有178个表演项目。这些表演项目来自不同的民族,在民族运动会这个大舞台上竞技表演,观者如潮。

  不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起源于民间的生产生活方式。比如流行于湖南、湖北等地的高脚竞速,原本是土家族、苗族人民在地面积水的雨季涉水过浅河的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现在过河已经不再需要高脚了,但是这种过河的方式却保留了下来,成为现在的一个体育竞技项目。目前,不少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像高脚一样,面临“被遗忘”或者“消亡”的命运。民族运动会的举办,让这些具有较高观赏性和竞技性的项目得以保存并被发扬光大,使丰富多彩的民族体育文化得以代代传承。

  “没有民族运动会这个平台,‘赶牛’将面临失传的困境。”赶牛是宁夏西海固地区放牛娃发明、流传于宁夏泾源县回族群众中的一种草根曲棍球运动。宁夏代表团赶牛项目的教练李光辉说,现在生活方式改变了,继承这项体育运动的人越来越少,民族运动会的举办,使得这个项目得到发掘传承。

  来自湖北利川市的刘守红是湖北省肉连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带着自己的团队在民族运动会上做了表演项目《肉连响》。他们粗犷刚劲的舞姿与打响指、击掌、拍打身体各部位发出的声响相呼应,台下的观众被这种极富民族风情的舞蹈深深感染,掌声喝彩声不断。

  肉连响是一种源自湖北的民间舞蹈,因舞蹈演员用手掌击打额、肩、脸、臂、肘、腰、腿等部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而得名。肉连响节奏明快,表演滑稽、诙谐,娱乐性强,深受群众欢迎,并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刘守红说,民族运动会给了非遗项目很好的展示舞台,相比传统的“博物馆式”静态传承,在民族运动会现场表演,是一种更好的活态传承方式。“民族运动会上的表演者和观众有很多年轻人,这样的表演对于传承和推广传统文化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刘守红说,他们队伍的成员来自于各行各业,有工人、农民、剧院演员,还有部分专业运动员,大家因为对这个项目的喜爱而聚在一起,希望能够共同把这项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跟肉连响一样,本届民族运动会上的很多传统体育项目也是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些运动项目,不管最初源自哪一个民族,通过民族运动会的传播和推广,如今都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和民族交流的纽带,传递着民族团结的深情厚谊。

  民族文化在传承中也得到了创新发展。发源于贵州赤水河流域的独竹漂,原是当地百姓的渡河方式。在上届民族运动会上成为竞赛项目后,独竹漂的名气更大了,本届民族运动会上,很多年轻人看后都想学学一试身手。

  本届民族运动会新晋项目民族健身操,则融合了20多个民族的文化元素。在本届民族运动会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文化宣传司司长武翠英介绍,民族健身操的推出正是为了响应国家关于全民健身的号召,同时以朝气蓬勃的形式将传统民族文化普及开来。(民族运动会全媒体报道组记者李文明)

[责任编辑 刘俊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