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家庭式麻将馆“暗地开花”,谁管?

11.05.2015  10:23

[ 导读 ]夜里谁都想睡个安稳觉,可如果摊上个开麻将馆的邻居,那就难了。近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我市多个小区内麻将声彻夜不停,严重干扰居民正常生活作息的现象仍存在。

  夜里谁都想睡个安稳觉,可如果摊上个开麻将馆的邻居,那就难了。近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我市多个小区内麻将声彻夜不停,严重干扰居民正常生活作息的现象仍存在。

“我楼上的那家就是开麻将馆的,吵得人一晚上睡不着,都快把我们弄得精神失常了。”5月5日,家住南茶坊附近的罗女士向记者反映了小区麻将馆扰民问题。罗女士告诉记者,以前人们都是到附近专门的麻将馆里玩,后来慢慢地就有居民把自己家弄成了麻将馆,有些只是在晚上开一会儿,有的则是24小时营业,严重影响邻居休息,“倘若只是玩一会儿谁也不会介意,但是完全成了做生意了,笑声、吵闹声和着哗啦啦的洗牌声,站在10米外都听得清清楚楚,白天还好点,到了晚上就显得特别刺耳。”罗女士说她曾多次找过房主希望其尽量减小噪音,但对方表示毕竟还得做生意,声音是免不了的,她也就懒得再说了。眼看着天气越来越热了,想开窗户通通风又受不了麻将馆的嘈杂声,这已成了罗女士的一块“心病”。

记者通过走访发现,类似的麻将馆几乎每个小区都有,且都不只一家,由于实行家庭式经营,几张桌椅便可招揽生意,客人大多是熟人或小区居民,场所隐蔽,加上逃避交税可谓是“零成本”,而利润却十分可观。

5月6日,记者走进团结小区内的一家麻将馆看到,不足20平方米的客厅里,两张桌子、八张椅子和两副麻将构成了一个微型麻将室。8个人正玩得热火朝天,旁边还有几位看客。“你有啥事啊,干嘛的?”当记者提出怎么没有营业执照时,房主顿时警觉起来,随后笑称:“要啥执照啊,我们这儿不需要。”说罢便开始撵人。居民张大爷见状将记者拉到一旁愤愤地说:“自从楼下的这家麻将馆开张那天起,我就再没睡一个好觉,每天楼里进进出出都是些杂七杂八的人,经常有人按错门铃不说,晚上还总被突如其来的叫喊声惊醒。”张大爷说,尽管也向有关部门举报过,但情况并未改观,小区里的麻将馆依旧是灯火通明声声不断。

采访中,居民们纷纷表现出对小区麻将馆的反感。根据《物权法》相关规定,业主将住宅改为经营性用房的,除遵守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外,应当经有利害关系业主的同意。而事实却是,多数家庭式麻将馆都没有经过其他业主的同意。

当住户遭受噪音干扰,第一个诉苦对象无疑是物业,而每次接到业主的投诉,物业又显得很无奈,“我们没有执法权,无法采取强制措施,只能是以提醒和劝导的方式和麻将馆老板进行协商,人家不听我们也没有办法。”如意小区物业管理处一位工作人员如是说。据这位工作人员介绍,按照规定,社区居民楼里的麻将馆需经公安部门办理许可证和消防检验,再由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后才能对外经营,而没有证照的麻将馆如果没有经营活动,工商部门也没有办法取缔,因为其既不挂招牌,也不打广告,如何判定是否属于经营行为,还是一个制度空白。

记者了解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社会生活噪声指人为活动所产生的除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运输噪声之外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同时规定,使用家用电器、乐器或者进行其他家内娱乐活动时,应当控制音量或者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对周围居民造成环境噪声污染。违反规定,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和处罚。而市公安局治安管理支队一位民警告诉记者:“派出所负责对辖区麻将馆的具体管理,但主要针对赌博行为,像一些居民凑在一起打麻将的情况,难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其是聚众赌博,如果老板以打麻将的都是亲戚朋友、不是搞经营等理由辩解,执法也很难进行。不过只要有居民举报扰民,我们都会派民警前往进行调解。”

记者手记:

近几年来,家庭式麻将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影响居民正常生活的新“一害”,而现有的法律法规对家庭式麻将馆管理仍是一个盲区。希望麻将馆经营者能够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合理安排营业时间,还居民一份宁静,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够进一步加强对家庭式麻将馆的监控和管理,严格界定其经营范围,早日根治这一顽疾。

[责任编辑:赵钦]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