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家门口的养老院真方便!

27.04.2015  10:23

[ 导读 ]说起今天的新城区山水小区,很多以前麻花板村的居民感慨万千,因为山水小区就位于昔日的麻花板村,也是他们现在的安置小区。

  说起今天的新城区山水小区,很多以前麻花板村的居民感慨万千,因为山水小区就位于昔日的麻花板村,也是他们现在的安置小区。山水小区绿化面积达40%,有会所、幼儿园,安装有36个摄像头,100多名保安24小时不间断地巡逻……如今,小区里又多了一家养老院,让很多老人很是欢喜。

“妈,这几天怎么样,还适应吗?”“好,挺好的。”住在山水宜居老年公寓的刘淑娥老人看到大儿子、儿媳来看望,笑得合不拢嘴。刘淑娥今年80岁,前不久老伴儿去世后就一人生活。因为儿女们平时忙,不能时时照顾,孩子们便把老人送到离家很近的山水宜居老年公寓。大儿子对记者说:“母亲到敬老院一周时间了,每次来看她,老人都说挺好的。而且这家养老院离我们都住得挺近,有空就来看望老妈妈,挺方便,而且环境和护理人员都不错。”

对于住在山水小区的居民来说,在养老问题上多了许多便捷。山水小区居民张文强说:“老人们都比较恋家,老了即使一个人也愿意呆在熟悉的地方,这个养老院其实不仅解决了老人恋家的习惯,也确实给很多儿女带来方便。我们参观过养老院,智能化的环境,服务也特别周到。”山水宜居老年公寓院长王晶告诉记者,当时把养老院建在小区就是考虑到会方便很多人,对于社会众多独居、“空巢”老年人来说,可以采用日间托老模式,公寓为享受日间照料的老人提供用餐、午休、康复等服务。老人可以早上来,晚上回去,中午在这儿吃饭、休息,还可以在这里聊天、看电视、打牌。同时,养老院也推出了“喘息照料”项目,如遇家人有事,可将老人接到养老机构,提供临时照顾老人的服务,给照料老人的家属一个喘息的机会。

目前,随着我市老年人口的逐年增多,为了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民政部门也推出很多优惠政策,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光靠公办养老院显然不能满足我市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我们也在大力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科科长关亚丽告诉记者,民办养老机构要有固定的场所、土地证、房屋产权证、注册资金,最低10张以上床位数,只有满足这些前置条件,才可以申办民办养老机构。“取得民政部门颁发的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书和民办非企业单位证书之后,可以享受民政部门的床位运营补贴和建设补贴,同时还可以享受民办养老机构在用水、用电、用气等方面的民用价格。”据呼市民政局一工作人员介绍,民政部门眼下正在实施养老机构星级评定工作,并将养老机构星级等级与床位补贴挂钩,对于那些连“星”都评不上的养老机构,民政部门将取消其养老机构资质,淘汰出市场。

[责任编辑:赵钦]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