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工程为残疾人解决后顾之忧
“以前出门必须有人扶着,而且我家门前的台阶很高,有时会踩空摔倒,很不方便。今年残联为我把门前的台阶改造成了缓坡,而且还在墙上安装了扶手,给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帮助,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残疾人家庭的关怀。”说起2014年全盟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的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和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视力残疾者刘维国和他的爱人连声夸好。
2014年,盟委、行署从解决残疾人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将农牧区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无障碍改造工程列入为民办事实项目,对全盟36个苏木镇的205户贫困残疾人进行了危房改造,对200户残疾人家庭进行了无障碍改造,满足了他们生活和出行的基本需求。
今年45岁的刘维国从2001年开始视力逐渐模糊,被确诊为眼底结晶体视网膜变性,经过多方求医,也不见好转,现在对外界的事物几乎看不见。2012年在阿左旗残联的扶持下,刘维国和爱人经营起了一家按摩店。刘维国的爱人告诉记者:“平时在家里刘维国自己也能摸着走,但一出门就不行了,现在他自己也可以抓着扶手出去在门口活动活动了,这对我们残疾人来说,确实带来了莫大的方便,让我也少了一份担心。有了这些好政策,我们的压力小多了。”
“虽然看不见光明,但残联对我们的帮助让我感到莫大的欣慰,现在按摩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爱人对我的照顾也无微不至,这些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光明。”刘维国的话里透着一份乐观,透着一份对生活的自信和知足。
近年来,在盟委、行署领导下,在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盟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残疾人在基本生活、康复、教育、就业、扶贫等方面得到了有效保障。自2009年我盟把农牧区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确定为为民办实事项目以来,共投入资金1098万元,对855户农牧区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了危房改造。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程自2011年实施以来,项目共计为全盟800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投入资金250余万元,使残疾人朋友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是社会的一份子,是社会进步的参与者和见证者。(记者 周桐)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