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局里的“红枣痴”
中国气象报记者闫靖靖 通讯员吴胜勇 贺彦兵
陕西省榆林市佳县气象局有个多年从事红枣气象服务的“红枣痴”——陈焕武。只要谈起红枣,他就滔滔不绝。
爱枣是一生情缘
55岁的陈焕武是土生土长的佳县人,黄河边长大的他有着宽厚豪爽的性格。“枣树是佳县人的‘铁杆庄稼’‘救命树’,大旱之时唯有红枣能经得起干旱的考验。”自幼喝着黄河水、吃着大红枣长大的他对红枣有着深厚的感情。
2005年,他开始从事红枣生态气候环境监测和专项服务,一干就是十年。陈焕武说,刚开始搞红枣气象服务的时候,许多人都觉得气象部门不懂农业,能干啥?不懂就学!为了做好红枣气象服务,他翻阅大量专业书籍,自费上培训班,与枣农交朋友、学经验,与专家一起下乡调研……在不断学习与实践中,他对红枣越来越了解。
佳县千年枣园合作社负责人武子生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红枣专家,他与陈焕武凑到一起,就把红枣说个不停。武子生教陈焕武如何科学防治病虫害、如何抗裂果,而陈焕武告诉武子生如何根据天气预报合理喷药防虫。两个人因为红枣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在10年刻苦钻研当中,陈焕武参与了“气候变化对黄土高原丘陵区红枣产业的影响”“榆林枣树主要生育期气象条件”等10多个与红枣相关的专业课题研究,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其中,5篇论文获得榆林市政府优秀论文奖。此外,他还编制了《佳县红枣气象服务指南》《枣树病虫害防治气象服务手册》并发放给枣农,得到了一致认可。如今陈焕武这个“红枣专家”在当地的名气已经是响当当的了。
有为有位 只为红枣飘香
2007年,佳县气象局开展秋季连阴雨气象服务,为枣农多抢收2000多万斤;2008年,气象服务为春季防虫立下功劳;2009年,各个重要节点气象服务助力红枣丰收……气象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效益。
从事红枣气象服务10年来,凭着对红枣的一腔热爱,陈焕武几乎走遍了全县每一个枣园。由于在红枣气象服务中表现突出,2010年5月,陈焕武被县政协吸纳为政协委员。自此他更加积极投入到了红枣气象服务中。他参与了多次县政协组织的调研活动,每年提一到两个提案,促进红枣产业的发展。从2010年开始,他每年对红枣生产进行评估,评估报告得到县政府、县林业局的好评。
2014年春季,佳县枣林区出现绿盲蝽虫害,陈焕武与省林业厅、省经济作物气象服务台、县林业局专家赴山西、陕西多地开展枣树病虫害调查,参与制定气象服务预案,编制服务信息,有力地支持了全县枣树防虫害工作,使虫害迅速得到控制。副县长白会武在枣树防虫总结会上说:“气象局开展的枣树防虫服务,为全县枣林区防治绿盲蝽虫害起到关键作用。功不可没!”
专业服务 做好“枣文章”
“佳县气象为农服务的主战场就是红枣。”这是陈焕武的认识。多年来,他一直奋战在红枣气象服务的第一线。
仅2014年一年,陈焕武主持建立了20个乡镇气象工作站,组织培训气象工作站站长和协理员40多人;在红枣主产区坑镇沙渠村新建了全省第一个“有机红枣小气候观测站”,为红枣科研和实时服务提供气象依据。同时,他负责组建了以科技、农业、林业、水利、气象等部门专家在内的气象为农服务专家联盟,整合资源,提升和拓展红枣气象服务能力,减轻自然灾害对红枣生产的影响。
此外,他制作了《红枣生态气候评价》《红枣气候服务》《土壤墒情》等红枣气象服务材料,在第一时间提供给县委、县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和各乡镇气象工作站、气象信息员、红枣种植大户等。
测墒情、量果径、防虫害……白天下乡调查、检修设备,晚上写调查报告、写论文,已经成为他的工作常态。2014年,陈焕武给自己做了一份《下乡考勤表》,一年中365天他有100天都在田间地头忙碌着。
如今,年过半百的他,依旧每天活跃在佳县这块20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观察枣树生长情况,用自己不懈的努力写着“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