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服务与美丽幸福呼伦贝尔

30.01.2015  15:39

 

 

 

 

 

  气象犹如一张多变的脸谱,气压骤降时热浪滔滔,气压猛增时寒流滚滚。无常的气象变化,时序上的暑往寒来,就形成了各种自然现象......呼伦贝尔属于高纬度地区,这里犹如小说里所描述的极寒酷热之地,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温暖,年平均气温在零下5℃至2℃之间。

  近年来,人们越发关注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生产生活的深刻影响。同时,党的十八大报告将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写入其中,提出了“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民意和国策都要求对气象事业全力支持,使其长足发展!

  气象服务于生活

  深秋的霜降刚过还未喘过气来,初冬的瑞雪就开始光顾这座北疆之城。呼伦贝尔,寒冷漫长的冬季开始奏响了“冻人”的序曲。季节交替时,是人们最关心天气变化的时候。如何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如何部门联动超前服务,将有价值的气象信息普及到民众当中,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则成为气象工作的主要方向。

  准确播报:信息到大众“零”距离

  无论阴晴雨雪,只要公众需要,气象服务总在身边。

  每天一上班,呼伦贝尔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主持人张蕊就会根据气象部门发来的信息邮件,组织安排当天预报的内容。在她的节目中,除正常预报天气外,还建议市民在天气变化下该如何穿衣、出行。

  “高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是服务民生的关键。以前人们总感觉气象预报不准,现在发来的信息专报几乎没有误报过,非常准确。”张蕊如是说。据了解,这几年,我市气象预测预报准确率有了较大提高。如今,晴雨预报准确率已达83.9%、最高气温达72.1%、最低气温达68.2%。

  为了让气象信息起到零距离服务的作用,仅2013年一年,全市气象部门在应对低温、暴风雪、暴雨等30次重大天气过程中,均提前48小时做出准确预报,多渠道、广覆盖向社会及时发布预警信号215次,接收人数达18万人次。为相关部门提供“灾情快报”、“农牧业产量预报”、“气象信息专报”、“防扑火气象信息”、“气象灾害分析”等专项服务产品707期。

  全面发布:触角伸向最后“一”公里

  “多亏收到了气象信息,才使我的400多只羊没冻死!”新左旗牧民巴图操着生硬的汉语感激地对当地气象工作人员说。去年3月末4月初,我市部分地区降暴雪,出现“白毛风”天气。尽管地处偏远的牧区,但牧民仍提前掌握了恶劣天气的预报信息,从而最大限度避免了损失。

  在草原的嘎查上,多数牧民不懂汉语,有的甚至不识蒙、汉文字。为了及时将气象信息传播出去,我市采用“交叉互补”的方式创新牧区气象信息发布形式,将触角延伸至边缘牧区“最后一公里”。

  这项工作的开展和探索离不开各地政府的全力支持。2008年,新左旗政府向牧民无偿提供调频收音机以弥补部分贫困牧户无电视、无手机的缺陷。目前,该旗已有1000户牧民能坐在蒙古包内随时通过广播收听到滚动播出的气象预警信息,当灾害天气来临时,可以提前防御、合理避灾,从而使牲畜因灾损失逐渐减少。

  延伸服务:惠民措施“四”面八方

  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自古以来,农业生产高度依赖于自然气候条件,所以为农服务始终是气象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呼伦贝尔是麦豆产区,正常年份麦豆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75%左右。近几年,农业气象科技迎来更多发挥空间,春小麦适播期试验便是其一。该实验试图将小麦播种期延后,以避开春旱,获取更高的粮食产量。试验基地农艺师张春艳介绍说:“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确定春小麦的最佳播种期,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气候资源,避免气象灾害。”

  原来,春小麦适播期试验是由气象部门与呼伦贝尔农垦拉布大林农牧场现代农业科技苑合作开展。实验的最终目的是让春小麦生长期与气象灾害擦肩而过,使农业增产增收。市气象局副局长刘喜元告诉记者:“农业气象科技是气象服务扩展惠民服务的领域,可以为国家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做出贡献,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气象服务于生态

  气象文明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前沿哨口的突出地位。我市所提出的“美丽发展、科学崛起、共享繁荣”发展目标中,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在此,气象工作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丽草原气象添绿

  “无边绿翠凭羊牧,一马飞歌醉碧霄”,古诗词中对草原的溢美淋漓尽致。几年间,我市以生态建设为立市之本,走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所实施的防沙治沙、退牧还草、人工影响天气、呼伦湖生态治理、自然保护区建设等多项工程,逐步改善了草原脆弱的生态。与此同时,如何为生态安全提供科技支撑和优质服务并融入到地方发展之中,也成为气象部门所思考的重点。

  市气象局局长娄玉贵说:“在全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社会效益的同时,更要全面提升生态与环境气象服务水平。”

  为了更好融入到生态建设的整体部署中,气象部门建立了生态气象监测预警体系,开展重大生态修复、沙区沙地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工程和重点区域的动态变化监测评估业务;强化森林草原病虫害防治、植树造林、人工草地等气象服务工作;加强森林草原防扑火平台的推广应用。

  科技“扮靓”茫茫林海

  呼伦贝尔良好的生态资源该如何保护利用?除舍得投入外,动用高科技护航生态建设是另一重要因素。

  为保护林区的生态环境,自2009年起,市气象局就与内蒙古农业大学森林生态站在根河潮查生态功能区合作建立了全区首个森林气候生态观测站。这个气象站由常规气象观测和自动气象观测两大系统组成,主要观测大气温度、湿度、降水等。“气象站所获取的多样化数据服务于气象局、林业局、国家生态系统网络等,用于满足保护生态的需要。”森林生态站观测员张永亮这样介绍。

  此外,气象部门还与北京大学环境学院合作建设了草原生态气象监测站;与市林业局森防站、大兴安岭林管局森防站合作开展森林有害生物监测预报;与畜牧局草原站合作建成人工优质牧草种植试验观测场。

  “呼风唤雨”助力生态文明

  根河市是大兴安岭原始森林的主要集中地,人工增雨在该地防火、灭火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对于保护北方生态屏障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林区的云变化快,如果不当机立断,人工增雨的机会就稍纵即逝。”凭着多年的人工增雨经验,根河气象局的孙海滨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5年来,由孙海滨组织开展的人工增雨作业达120多次,有效地降低了森林火险等级,减少火灾发生的隐患。

  水是生命之源,绿色之根。来自气象部门的遥感监测显示,呼伦湖水域面积持续扩大,湖面积目前已上涨至近10年来最大,重现当年水草丰美的景象。这一监测结果对市政府进行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市气象台副台长赵可新告诉记者:“据气象资料统计分析,呼伦湖周边地区降水量与历年相比,2013年偏多36%至87%,2014年1月1日至7月6日偏多56毫米。为保护呼伦湖及其周边生态环境,两年来,气象部门通过人工增雨(雪)等方式增加降水量,以扩大呼伦湖水域面积。”

  气象服务于防灾减灾

  呼伦贝尔由于长冬无夏、春秋相连特殊的气候特点,使气象灾害占到自然灾害的70%以上。尤其当极寒、酷热等极端天气事件频繁时,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充分认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把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全社会对防灾减灾的意识更要不断增强。

  后方预警前方行动的双层保障

  在我市众多生态系统中,森林生态系统面积最大,占全市总面积的46.77%。然而,这片森林却面临着种种考验。其中,火灾便是不容忽视的考验之一,防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数据显示,1962年至1999年,我市年均森林受害面积为2.5万公顷,2000年至2013年下降至1.1万公顷。

  “小火年年着,大火少不了。”林业气象防扑火平台的工作人员一语道出了我市森林草原防火所面临的一个现实状况。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林业对气象服务需求之迫切。

  据内蒙古森工集团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李涛介绍:“目前,森林火灾次数和损失已经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气象部门预报准确、预警及时、增雨有效,在防扑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大兴安岭主要气象灾害规律,结合呼伦贝尔本地气候特点,气象防扑火平台应运而生。该平台对提高气象预报服务能力和效果,增强森林防扑火及生态保护能力有重要意义。

  “2014年4月末,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发生俄罗斯过境火灾,防扑火平台通过遥感气象卫星第一时间发现并与林管局核实,明火扑灭后,又组织开展人工增雨作业,使火场周围普降小到中雪,为防止火灾复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市气象局副局长刘喜元说:“近5年,气象部门为大兴安岭地区提供各类服务信息1200余期,开展人工增雨146次,在2008年乌尔其汉森林大火、2009年阿龙山和2010年鄂伦春森林大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监视预警帮助决策防洪抗汛

  2013年,额尔古纳河流域和嫩江上游出现60年以来最大洪水,气象灾害损失历史罕见。在汛期内,共出现16次大范围降水过程,平均降水量达452.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61.2%,全市5个国家站降水量创历史同期极值。根河、图里河、海拉尔均破50年来日降雨量极值。

  据民政部门粗略统计,此次暴雨洪涝导致全市17.5万人受灾,2.2亿人被转移安置,直接经济损失16.9亿元,农业损失8.8亿元。

  当天灾来临之时,严密监视天气演变,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提高预警时效性,做好公众服务广覆盖;提高产品针对性,做好决策服务就成为气象部门第一时间可以为政府所做的事情。

  在此次抗洪过程中,气象部门准确预报出16次重大灾害性降水天气过程,及时发布了暴雨预警信号33期、中小河流洪水山洪风险预警49期、雷电等其他预警信号62期、短时临近预报707期,将平均预警时效提前12小时。这些信息为各级党政领导指挥防灾救灾提供了决策依据。

  正是基于及时、准确、广覆盖的预报预警服务,市政府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作为防灾救灾理念,6次以加急明电的形式下发电报部署灾害防御工作,最大程度地减轻了抗灾救灾的经济成本和社会负担。

  今天的呼伦贝尔大地正飘扬着繁荣富强的旋律,绿草茫茫、牛羊成群、碧水蓝天、仓廪丰足,每一寸土地的滋养,每一份辛勤的收获都需要老天的眷顾。关注气象,就是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发展气象,能够为人类的安全和福祉带来不可或缺的保障。呼伦贝尔人正依靠先进的气象预报信息和科学的灾害防范措施,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草原无限美好的未来。

  短评

  气象,一个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越发紧密的事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

  2010年7月,我市全境持续出现35℃以上高温天气,历史少见;2012年2月,陈旗哈吉出现有气象史以来超低值温度零下50.7℃;2013年汛期13个旗市出现暴雨天气......酷热、极寒、暴雨,无常的气候变化正考量着呼伦贝尔人正常的生活。

  如何运用先进的气象科技信息让百姓生活变得更美好,如何加强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服务民生力保平安,成为气象部门保障270万草原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所思考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要用民生的理念,以战略的眼光,从全局的高度,替天把“脉”,谋划好民生气象的各项工作。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我市气象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特别是民生气象服务工作已经成为气象工作新的特色和亮点。坚持气象为民的宗旨,把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贯穿到整个气象工作中,已经成为我市气象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民生牵动民心。加快推进我市民生气象服务工作,积极拓展民生气象业务和服务领域,将发展最终落实到改善民生和惠及民众上,会更有利于呼伦贝尔的社会和谐,更有利于呼伦贝尔的边疆稳定,更有利于呼伦贝尔又好又快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