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包联组兴和县渔业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03.04.2019  12:12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按照自治区农牧厅的要求和部署,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包联工作组对乌兰察布市兴和县渔业产业发展,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专题座谈,形成调研报告。

  一、扶贫地区基本概况

  兴和县地处乌兰察布市东南部。位于北纬40°26″~41°27″,东经113°21′9″~114°7′47″,南北长约10km,东西较窄,约67km,总面积为3518km2。东以大青山、阿贵山为分水岭,与河北省尚义县相邻;南以长城、大南山为界,与河北省怀安县,山西省天镇县、阳高县交界;西与丰镇市,察哈尔右翼前旗接壤;北与察哈尔右翼后旗、商都县毗连,素有“鸡鸣闻三省”的说法。

  兴和县境内共有7条河流,多属季节性间歇河。外流河有二道河、银子河、苏木山河,均属永定河水系。其中二道河是境内最长的河流,全长87.5km。境内有中小湖泊23个,总面积4.28km2,多属季节性时令湖。较大的湖泊有涝利海等。

  兴和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半干旱气候,冬季、夏季分别受蒙古高原和大陆低压控制,气候呈明显的大陆性,具有寒暑剧变的特点。年降水量为397mm左右,极端最高降水量630mm,极端最低降水量237mm,地表水资源经流量10373.9万m3。年平均蒸发量为2036.8mm,是年降雨量的5倍。年均日照2872小时,积温2300~2400℃,无霜期95~135天左右。地区风速较大,大风日数较多。年平均风速3.7m/秒,大风日数年平均45天,多发生在冬春季。年平均气温4.2℃,最冷月为一月,平均气温零下13.8℃,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3.8℃;最热月为7月,平均气温19.9℃,极端最高气温36℃。通常11月上旬或中旬开始封冻,次年3月下旬或4月上旬解冻。

  兴和县水域资源丰富,现有明水面30处,总面积25786亩。其中水库12处,面积18844亩,占总面积的73%;湖泊4处,面积6165亩,占总面积的23.9%;池塘(塘坝)14处,面积777亩,占总面积的3.1%。目前全县已利用的明水面22处,面积13844亩,占水域总面积的53.7%。其中水库7处,面积11067亩,占已利用水域面积的79.94%;湖泊1处,面积2000亩,占已利用水域面积的14.44%;池塘(塘坝)14处,面积777亩,占已利用水域面积的5.62%。未利用水面8处,面积11942亩,占水域总面积的46.3%。其中有5处水库,面积4867亩完全未利用,有3处已利用,因水库蓄水量不足,面积2910亩,渔业无法利用;水库未利用面积7777亩,占未利用水域面积的65.12%。湖泊3处未利用,面积4165亩,占未利用水域面积的34.88%。池塘全部得以利用。全县有滩涂1处,面积120亩,可用于水产养殖开发。

  兴和县水域滩涂资源特点表现:①渔业可利用水面中水库面积大,湖泊次之;②湖泊具有周期性变化的特点,发展渔业养殖应充分利用其丰水期;③池塘面积小,特别是苗种池不配套,制约了全县渔业的发展步伐;④由于受干旱影响水域利用率不高,特别是湖泊表现尤为明显;⑤适宜于渔业养殖的滩涂有待于开发利用。

  1. 水库

  全县现有水库12座,总面积18844亩。其中调洪库3座,分别为五一水库、皂火口水库、黄石崖水库,面积4572亩,为禁养区,渔业禁止利用;有2座水库目前处于干枯状态,分别为大圪塔水库、天成梁水库,面积295亩,渔业暂无法利用;其余7座水库总面积13977亩,目前可从事渔业生产,但友谊水库、林古地水库、五万沟水库蓄水量不足,有2910亩库区无水域面积,其余4座水库即侯家村水库、五股泉水库、三铺水库、七家营水库水城全部可用于水产养殖生产,水库实际利用水域面积为11067亩。水库形成历史较短,均为堵截河流而成,水源以河水为主,地下水、自然降水为补给水源,水面较稳定,是发展渔业的理想场所。水库是我县发展渔业的主要水域。

  友谊水库是我县最大的渔业养殖水域,也是乌兰察布市最大的水库渔业生产基地。水库位于城关镇东南15公里处衙门号村,又称衙门号水库。水库地处蒙冀交界处,以防洪灌溉为主,同时从事水产增养殖业。水利工作由河北省张家口地区管理,水产工作由兴和县管理。多年来友谊水库为我县渔业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但是渔业用水与农业灌溉的矛盾没有很好地解决,制约了渔业的发展,目前友谊水库由兴和县察尔湖开发有限公司经营,在抓好水库渔业方面大力推广淡水牧场养殖技术,注重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和渔业资源环境保护工作,配备渔政执法快艇,强化渔政管理;公司本着“绿色养生谷、休闲察尔湖”的理念,大力发展设施蔬菜种植和绿色畜禽养殖,同时充分发挥其地理环境优势,发展餐饮、住宿、垂钓、游船、观光等内容的休闲渔业,努力打造高品味的休闲旅游度假基地,已经形成相当规模,为渔业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友谊水库渔业发展是全县水产工作的重点之一。

  七家营水库位于大同夭乡七家营村,是我县第二大水库,是近几年新建的水库,该水库以蓄水防洪为主,库水一部分调配供兴和物流园区之用,渔业还未真正开发利用,处于水产养殖的起步阶段。

  2. 湖泊

  全县现有湖泊4处,总面积6165亩;其中有2处湖泊,包括康卜诺海、大海洼海,面积3300亩,盐碱度高,不能养鱼,只能探索耐盐碱水生动植物开发。马家村海面积865亩,因自然降水偏少,蒸发量大,水位浅,渔业暂时无法利用。涝利海面积2000亩,是我县最大的内陆闭塞型湖泊,水源靠自然降水和河水补给,湖水清新无污染,是生产绿色水产品的理想之地;涝利海水草资源丰富,可发展湖泊养蟹;涝利海渔业综合开发是今后全县渔业工作重点之一。湖泊靠自然降水汇集而成,也具有周期性利用的特点。湖泊是我县渔业发展的重要水域。

  3. 池塘(塘坝)

  兴和县用于水产养殖的池塘面积少,仅占渔业水域总面积的3.1% ,而且分布零散,未形成规模。池塘水资源充足,面积小,适宜人工饲养管理,是今后渔业发展的重要努力方向。       

      全县的14处池塘(包括1处塘坝和2处大井)面积777亩,已全部用于水产养殖。店子镇西湾池塘养殖时间较长,自然优势明显,技术力量较强,发展潜力较大。张皋镇四十八号村池塘规模较大,基础设施较好,养殖鮰鱼、河蟹等名优品种,是我县唯一的无公害水产品产地和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大同夭乡高庙池塘依托扶贫项目而建,虽然规模不大,但在史氏鲟引进养殖方面走在了前列,休闲渔业发展态势良好。店子镇苏木山池塘是我县唯一的以养殖冷水性鱼类即虹鳟鱼的池塘,只要加强技术扶持,养殖前景看好。

        4. 滩涂

        滩涂由自然沼泽地和河流两侧沼泽地形成,兴和县滩涂资源虽然丰富,但此次《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坚持总体协调、横向衔接的原则,规划编制体现与本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依照土地、水利、草原部门的规划范围,未将河流两侧的滩涂和低洼湿地滩涂纳入本规划滩涂范围之内,以便不影响河流行洪、保证河道堤防安全和发展畜牧业。此次规划只选择店子镇西湾子滩涂120亩作为养殖开发区,以利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增强渔业发展后劲,建设高标准节能减排、循环水利用、冷水鱼养殖基地,带动全县池塘养殖的高质量发展。

  二、主要问题与技术需求

  (一)主要问题

  1.水资源缺乏,池塘面积少。

  2.池塘养殖产量低,受气候、环境条件以及养殖技术等方面的制约,池塘养殖产量普遍较低,平均亩产量仅为300公斤左右;

  3.受气候条件影响,大水面面临干涸,可渔面积逐渐减少;

  4.以粗放式养殖为主,缺乏新品种、新技术;

  5.从业人员少,从业人员专业知识缺乏,缺乏政府引导资金以及相关引导性政策;

  6.基础设施差、技术水平落后,受气候和降雨影响,产量不稳定;

  7.养殖品种结构搭配不合理,人工成本高,由于单产低造成养殖效益偏低;

  8.受外来商品鱼的价格冲击,本地鱼的销售渠道狭窄、销售量低,加之本地无公害绿色商品鱼产品宣传力度不够,在销售过程中存在压力较大。

  (二)技术需求

  1.提供适合当地的新品种及新的养殖技术;

  2.制定相关引导性扶持政策;

  3.利用本地绿色无公害商品鱼的品质优势,建立品牌效应,加强市场宣传力度,确保市场竞争优势;

  4.加强对当地渔民的培训和指导。

  三、产业扶贫工作计划

  1.成立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产业扶贫包联领导小组。

  2.成立自治区水产技术推广站对口帮扶包联工作技术服务组。主要任务:从事相关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引进适宜的养殖新品种,进行技术培训,对养殖户进行技术指导,完成具体的扶贫任务。 

  3.深入调研。选派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渔业产业发展调研。征求产业扶贫的意见和建议。

  4.通过调研,掌握兴和县渔业产业发展方面的需求以及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培训、考察和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兴和县渔业从业人员和水产技术推广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

  6.为养殖企业、合作社、养殖大户提供鱼类养殖新品种100万尾,提高兴和县水产良种覆盖率,促进兴和县池塘及大中水域养殖品种结构的调整,提高产量和效益。

  7.建立池塘高产高效养殖模式,示范和推广池塘节水养殖模式,进行微生态制剂调控水质技术、80:20养殖技术等模式的示范与推广。

  8.推广应用大水面综合开发技术模式,推广大水面合理投放模式、休闲渔业养殖模式等示范。

  9.技术服务组深入养殖生产一线进行巡回技术指导,普及和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养殖品种,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为兴和县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