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尔基水利枢纽工程荣获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03.02.2015  12:35

 

在2015年1月26日召开的2013—2014年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颁奖大会上,内蒙古红花尔基水利枢纽工程日前获得我国水利工程最高奖—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 这是继去年绰勒水利枢纽工程荣获大禹奖后,内蒙古第二个获此殊荣的水利工程项目,也是内蒙古辽河工程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施工任务的第二个荣获大禹奖的项目。此前,该项目已获得自治区2012年度水利工程优质奖和自治区水利工程设计优质奖等荣誉,并在2013年度荣获自治区建设工程质量最高奖——“草原杯”工程质量奖。 红花尔基水利枢纽工程是自治区“十五”期间水资源开发项目,位于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境内,是伊敏河上唯一的控制性枢纽工程。工程总库容3.2亿m³,规模为大Ⅱ型。工程总投资7.17亿元。工程由大坝、非常溢洪道、泄洪导流洞、工业供水洞、水电站等组成,以供水、防洪为主,兼顾防凌、灌溉、发电、旅游等功能。 参建各方在施工之初就本着“科学管理、创造精品”的原则,制定了创优规划,各方通力合作,严格落实规划要求,最终打造了这个“管理规范、施工先进、设计优秀、质量优良、运行可靠、效益显著”的精品工程。工程建设中亮点纷呈:针对伊敏河春汛流凌壅冰的特点,设计前进行了泄冰模型试验,水库预留了6800万M³的防凌库容;大坝上游护坡采用0.3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防止冰凌冲撞;非常溢洪道的溢流堰前的缓冲斜坡和40m单跨交通桥,确保了冰凌安全通过;设计采用先进的模块化全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实现了电站运行的“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目标;设计采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速度快、精度高、范围大;通信光缆与35KV输电线路同杆架设,低造价,高安全,易维修;坝基防渗墙采用“上抓下钻”方法成槽,成槽效率高,入岩深度可靠;槽段连接采用“接头管法”,接头质量好,工效高,避免了混凝土浪费;石方明挖采用了预裂爆破技术,洞身开挖采用了光面爆破技术,确保了边坡和围岩质量,有效控制了超欠挖;工业供水洞采用扒渣机装梭车出渣,洞身采用了超前锚杆、系统锚杆和钢拱架等喷锚支护措施,确保了施工安全; 泄洪导流洞、发电引水洞和工业供水洞的洞身混凝土衬砌,均采用针梁式钢模台车全断面成形,衬砌速度快,施工质量好;内径2.2m、长3km的工业供水洞,采用轨道式搅拌运输车进行洞内运输,利用自制小型输送泵完成混凝土入仓,有效地解决了小洞径、超长距离运输和浇筑洞身混凝土的难题;18m跨度钢结构暖棚、2台1吨蒸汽锅炉和高效的骨料预热仓,确保了零下四十度左右气温下工业供水洞混凝土衬砌的施工质量和进度;工业供水洞的“小洞径衬砌、长洞线混凝土运输、超低温混凝土浇筑”的施工特点,均创造了自治区之最。 (辽河工程局股份有限公司陈广河提供∥李建国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