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水员曾贵林:守着渠水驮水吃

23.07.2015  19:16

曾贵林用摩托车驮水

曾贵林正在提闸放水

  近日,笔者跟随解放闸灌域管理局的工作人员驱车去杭后最偏远的团结分干渠三闸采访管水员曾贵林。沿着坑洼泥泞的渠背路颠簸了半个多小时,我们来到靠着渠不远的一座小平房,工作人员介绍说,这就是三闸闸房,管水员曾贵林在这座闸房里已经坚守了16年。

   驮着水桶去跑渠

  站在闸房门口,我们等到驮水回来的曾贵林,他骑着电三轮,车上放着一个大塑料桶。“这两天刚下过雨,周边都是盐碱地路不好走,骑摩托车不好驮水,知道你们要来,我就赶紧向老乡借了一辆三轮车,多拉回些水。”曾贵林的话很朴实,也让大家很感动。现在农民家家户户都喝上了自来水,有的已经更新过好几次了,而管水员曾贵林却没有水喝。

  曾贵林给笔者介绍说,闸房所以建在大渠边,是因为每到行水期需要一天24小时在闸坝口监测水情,闸房距离最近的蛮会镇华西村13组有2公里,这里一直没有自来水,地下水又苦又咸,过去打过几次井只能洗漱用,但用着用着就没水了,前几年打到40多米深也不见水,通自来水造价特别高,所以这么多年我和同事小马每天下村组的时候,摩托车上驮两个大塑料水壶,回来的时候满满驮回两大壶水。

  在曾贵林经常取水的老乡袁社云家,我们也见到了一个塑料大桶。袁社云介绍说:“有时候下完雨,电三轮、摩托车都不好走,我就给他们用四轮车送水,没水的时候,他们一天三顿方便面,赶上行水期长的时候,十几天就那一身衣裳,真是不容易。”

   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坚守16年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里,曾贵林却一呆就是16年,中间有过两次调离的机会,他都主动放弃了。今年春天,局里再次安排他去上游条件较好的段闸工作,但是当地的群众组织代表和局里商量,希望曾贵林留在三闸。“我们这里处于杨家河末梢,每年春秋来水都要早半个多月,淌水矛盾特别大,但是小曾在的这些年里,我们从没干下地、决过口子,我们不敢让他走,怕再来的人没有他吃苦、没有他负责”。村书记余玉良对笔者说:“小曾还是我雇的不领工资的村书记助理。”

  团结分干渠三闸处于杨家河最下游,肩负着五万多亩土地的浇灌任务,村组矛盾多,灌溉秩序混乱,一直是段里的老大难地区。1999年,局里把曾贵林调到这儿。为啃下这块硬骨头,曾贵林开始沉下心走访调研,虚心拜有经验的农户为师,重新制定配水计划和浇灌顺序,他这些年光摩托车就跑坏了四五辆。“虽然现在通讯发达了,打个电话就行,但是水情和灌溉进度还是要亲自看才准,到田间地头才能掌握最准确的数据,这样才能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心中有数,我才觉得踏实。”曾贵林腼腆地说。

  曾贵林每年在闸房要住近200天,经常是半个月回一次家,第二天一早赶回来,妻子也是在团结分干渠二闸工作,所以孩子5个月的时候,就送到姥姥家抚养。“我感觉最亏欠的就是儿子,小的时候,有一次半夜孩子急性喉炎发作,他姥姥抱着他走了半个多小时赶到医院,瘫坐在地上,我欠家人的太多了。”曾贵林眼中含着泪说。

  工作职责和群众的信任,让曾贵林选择了继续留在这里。每当新的一天开始,曾贵林迎着朝阳,骑着摩托车驮着水桶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责任编辑 李中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