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胡杨 李永清
7月的包头骄阳似火,烈日炙烤着大地。在自治区实施的“十个全覆盖”建设工地上,笔者见到了李永清。
李永清是九原区哈业胡同镇一名普通干部,和其他所有的乡镇干部一样,近段时间整天摸爬滚打在村里的施工现场,但如果不介绍,谁能知道他已是一位癌症晚期患者。
家人的好丈夫好父亲
1974年出生的李永清当过兵,在部队入了党,膝下一儿一女,妻子虽无正式职业,但靠李永清的辛勤工作一家人小日子过得勤俭平淡,充满快乐。可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李永清被医院诊断为腺泡状软组织肉瘤癌,此病症全国少有,治疗困难,一时间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陷入极度恐慌之中。为了一线希望,妻子陪他跑遍了全国各大医院,可得出的结果只有一个——癌症晚期。尽管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一双未成年的儿女,面对贤惠的妻子,李永清选择了坚持,以阳光的心态面对生活每一天。
李永清深知自己的角色,一旦倒下这个家就垮了。“我在医院待了三个多月,除了按时吃药输液,就是吃饭睡觉,像个正常人一样,我想在孩子们的眼里他爸爸只是得了一场感冒而已,”李永清笑着说。
为了陪家人更多地享受生活的快乐,李永清利用星期天的时间领着妻子孩子到他工作的地方,看“十个全覆盖”下的美丽村庄,看农村生活的巨变。
同事眼里的好大哥
李永清是单位的一名普通干部,从事的工作是单位最没人愿意干的综合治理,惹人是出了名的,不光这些,在群众中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得到的都是赞许少、抱怨多。“这份工作需要耐心,更需要勤快的腿脚,遇到突发事件不分白天黑夜,可以说打破一个人正常的生活习惯是常有的事儿,虽然李哥比我们大几岁,但他从没拖过工作的后腿。”同事王忠这样评价李永清。
今年镇里的工作非常多,但样样离不开综合治理工作的配合,而同事们都知道他的病情,都不想让他参加,可倔强的李永清总是不听劝说,还振振有词,说他岁数大点,万一和群众有冲突,他基层经验多好沟通。有时工作紧张,十几个小时耗在现场,可李永清从没打过退堂鼓。“他有时出冷汗,有时眉头紧皱,凭多年的交往我知道他病情开始发作,但他每次都咬咬牙挺了过来。”同事王忠说。
在李永清办公室的书架上放了好几个碗,我觉得纳闷,问其原因,李永清笑着说:“因部门工作性质不同,现场执行任务的小兄弟们回来错过饭点,我有时难受实在去不了现场,只能在办公室看门值班,早点把饭菜打回来,虽去不了现场,但做这个也挺好。”
单位的急先锋
在单位里李永清被同事称为拼命三郎,这可能与他当兵的性格有关。今年村两委换届选举期间,镇里为在法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要求从东河区发的通勤车提前一小时到单位,李永清早晨6时10分就要起床准备,在通勤车上近一个半小时的颠簸后到了单位。根据李永清的病情,单位没有给他安排工作,怕他身体吃不消,可知道情况后的李永清便主动加入工作中。有时加班加点到深夜,有时遇到群众不理解,在烈日下,连续十几个小时执勤是常有的事,他的坚强和豁达开朗的性格,给许多单位里的年轻人树立了标杆。
近段时间恰逢哈业胡同镇地区的西瓜上市,为了交易方便,瓜农干脆把瓜车开到马路上,这又给李永清他们的工作带来不少的麻烦,“李哥一天好几次在路上维持秩序,这么热的天气瓜农不回家,他也很少回单位,”同事尚军说。
为了不拖垮并不富裕的家庭,李永清主动向医院提出要求,在自己身上试用科研药品,由于副作用大,他经常上吐下泻,但他从没有因此放弃工作。
采访时,李永清向笔者说出了这样一番话:人谁也不想得病而死,但你遇上了就要面对现实,认真对待每一天。
他希望假如有好转的那一天,一是要报答社会、单位、亲朋好友对他的帮助;二是要承包几百亩土地,为年迈的父母,妻儿留下一点积蓄。从他的话里笔者看到了他的内心世界,对于一个生命正在倒计时的人来说,他的希望让人肃然起敬,他的担当与责任,犹如沙漠胡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