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十二五农业防灾减灾成效显著

22.03.2016  11:47

  中国气象报通讯员张娜报道 在近日召开的河北省减灾救灾工作会议上,省民政部门公布了河北省“十二五”期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省气象部门介绍了2016年气候趋势,并就如何科学应对气象灾害提供了指导。

  据民政部门介绍,“十二五”期间,河北省自然灾害较为严重,春旱、春夏连旱、风雹、洪涝灾害多发频发,雪灾、低温冷冻等灾害时有发生。但同比“十一五”时期,“十二五”期间农作物受灾面积、绝收面积和受灾人口分别减少了23%、34%和22%,农业因灾损失大幅下降,防灾减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据悉,“十二五”期间,河北省气象部门着力提升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不断深化农业气象服务,先后研发了干旱、设施大棚风灾等分灾种的风险等级预报系统,试点开展设施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成立了马铃薯、核桃、节水农业等3个省级农业气象分中心,并将全省2万多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重点服务对象信息库,确保了全省农业生产的减灾增收。“十三五”期间,全省气象部门还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通过建设农业气象APP服务平台,提高面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直通式服务的智慧化水平;通过推进省级农业气象分中心和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设,支撑为农服务的专业化和针对性;通过开展全省山区气候资源和气象灾害分布评估,面向贫困县(乡镇、村)开展农业增产等方面的针对性服务,发挥气象服务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趋利避害、减负增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