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沙止漠 赤峰仍需努力

17.06.2015  12:42

  6月17日是第2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今年的世界主题为:通过可持续粮食体系保障每一个人的粮食安全;我国主题为:绿化荒漠,守护家园。我市在治理荒漠化工作上虽然取得了可喜成绩,但是,面对巨大的治沙任务与十年九旱的天气,赤峰人仍需努力。

  我市有中国四大沙地中的科尔沁、浑善达克两大沙地,且几乎横贯东西。占全市总土地面积32%的沙化土地,有1700万亩需要治理,治沙任务十分艰巨。此外,我市十年九旱,是典型的干旱半干旱荒漠化地区,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下,年蒸发量1750至2000毫米,是降雨量的5至6倍。同时,我市也是京津地区沙尘暴的重要发源地和通道,是京津、辽沈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市生态区位极其重要。因此,治沙止漠意义重大,任重道远。   多年来,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委、政府确定的“生态立市”基本市策引领下,与沙害进行了长期艰苦抗争,并取得辉煌成就。全市森林面积由2000年的3258万亩增加到2014年的4494万亩,增加1236万亩,年均增加82.4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由4603万立方米增加到6279万立方米,增加1676万立方米,年均增加111.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25.6%提高到35.4%,增加9.8个百分点,年均增加0.7个百分点。土地沙化形势由“整体恶化,局部好转”变为“总体遏制,局部改善”。   我市森林面积和活力木蓄积量的增加以及沙化土地面积的减少,得益于市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得益于防沙治沙工作的稳步推进,得益于各地因地制宜科学治沙的壮举。仅以重点区域绿化工作为例,今年我市建设任务为20万亩,截至目前已完成18.12万亩,占总任务的90.6%。全市完成自治区级精品示范项目0.82万亩、市级重点工程3.42万亩、旗县级重点工程1.52万亩。同时,荒漠化防治开启了“翁牛特模式”,即创新机制,告别单打独斗;开路通渠,实行切割治理;适地适树,高效综合作业。事实证明,绿色回归后,沙地就会变宝地,林沙产业就会造福百姓。   我市防沙治沙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面临的形势仍然很严峻,生态还十分脆弱,治沙任务艰巨而繁重。在沙化土地治理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这就需要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不动摇,对沙地进行统一规划、规模治理,不断加大防沙治沙力度。要从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和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示范区角度加大防沙治沙投入力度,使我市年均防沙治沙任务保持在200万亩以上。在产业发展上,注重扭转大资源、小产业、低效益局面。同时,全力巩固防沙治沙成果,用诸如舍饲禁牧、努力减少人畜毁坏等举措来保护好每一片绿色。惟其如此,才能早日构筑起祖国北方稳定的生态安全屏障,让塞外赤峰成为镶嵌在北疆的生态翡翠。

[责任编辑 张睿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