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区:真正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13.11.2015  11:52

  海南区继续落实区级领导“十个全覆盖”包村负责制度,注重发挥村干部的重要作用,在政策制定和工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征求和尊重基层意见,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发挥好发动群众、示范引领的作用;切实发挥农区居民主体作用,通过发放明白卡等有效方式,真正把政策讲清楚、讲透彻,让群众弄明白、理解好,不包办代替、不强迫命令、不搞一刀切,尤其是在危房改造、村容村貌整治及街巷硬化这三项工作中,群众能干的事要尽量让群众自己去干,工程实施以农区居民为主体,政府发挥好组织、引导、管理及控制的作用,真正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海南区不断修订完善自然村“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方案,对各项工程具体建设内容、标准、时限等逐一明确,确保今后各村建设有章可循,做到“建一个成一个”;完善“十个全覆盖”工程配套政策,充分征求村民意见,综合考虑政策的连续性、衔接性、村民接受程度和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在既不会引起大规模群众攀比,又能更好地推进工作的基础上,合理确定既管近期又管长远的危房改造、集中区新建、通户硬化、室内改造等相关政策,避免因政策频繁调整而引发群众不满,影响社会稳定。

  海南区切实完善长效机制建设,重点抓好四个方面长效机制的落实:一是环卫保洁全覆盖。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方式,为34个自然村配备57名保洁人员,制定保洁标准、管理办法和农户房前屋后“三包”制度,实现自然村日常保洁的全覆盖。二是综合执法全覆盖。为每个行政村明确一定数量的综合执法工作人员,加强对各自然村日常巡查监管,实现综合执法对各自然村的全覆盖。三是规划管理全覆盖。结合农区土地确权,同步开展村庄划界和宅基地确权登记工作,此项工作年底全部完成。今后农区宅基地像城市建设用地一样,全部纳入规划统一管理,从根本上杜绝农区居民乱占乱建现象。四是完善基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医疗服务方面,建立区“医疗联合体”,以区人民医院为龙头,以村卫生室为网底,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行“五统一”管理(行政、人员、药械及基本药品、财务、制度),全面推行“首诊负责、分级诊疗及双向转诊”服务模式,区人民医院定期选派医疗技术人员指导各村卫生室开展工作,逐步提高村卫生室医疗服务水平。

[责任编辑 李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