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弹在身边爆炸 腰椎断裂险些瘫痪

26.08.2015  10:44

[ 导读 ] 在呼和浩特市一个老旧居民楼里,住着一位名叫李瑞斌的老人。他今年86岁,眼不花、耳不聋,说话铿锵有力,只是因为前年摔伤,腿脚不灵便已经很少出门了,没有人知道,他还有另一种身份——参加过战争的老兵。

老兵李瑞斌回忆战争故事
炮弹在身边爆炸 腰椎断裂险些瘫痪        在呼和浩特市一个老旧居民楼里,住着一位名叫李瑞斌的老人。他今年86岁,眼不花、耳不聋,说话铿锵有力,只是因为前年摔伤,腿脚不灵便已经很少出门了,没有人知道,他还有另一种身份——参加过战争的老兵。

李瑞斌1929年1月出生在河南省濮阳县,15岁当儿童团长,之后任民兵队长、农会主任,1944年3月入伍,1947年入党。李瑞斌给记者看了腰上两道长长的伤疤,这是当年战争留下的伤痕。回忆起自己经历的战争年代,老人仍然记忆犹新。

1948年5月26日,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迁驻平山西柏坡,随后,石家庄及周边地区成为中共中央所在地,也成为军政人才的培训中心和后方基地,1948年10月,蒋介石与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密谋偷袭石家庄和西柏坡,以此挽回东北战场败局。中共中央领导根据所获情报,制定了颇具传奇性戏剧色彩的“台前幕后紧密配合,斗智斗勇,以假乱真,虚实并举”的反偷袭方案。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对傅作义偷袭石家庄的阻击战,1948年我作为后备军政人才在华北军政大学学习,那年我19岁,10月的一个早晨,我们接到命令,组成战斗队,在离石家庄45公里的唐河南岸构筑阵地,向西面进行纵深防御,阻击傅作义偷袭石家庄。我知道,这一仗非常凶险,上战场前,我心里又紧张又激动。在战壕中,我们发现了敌军的战车,我们先向敌方开炮以试探虚实,接着敌军装甲车也向我们开炮,炮弹不断在身边炸开,我顾不上多想,在我专注地瞄准敌人准备还击时,头顶上方发出一声巨响,眼前一片空白,接着就什么也不知道了,醒来后就觉得腰部特别疼。听战友说,战壕被敌人的炮弹炸塌了,把我和好几个战友活埋了,我的腰椎被砸断了,当时的条件差,没有别的医疗措施,只能靠简单的扎针、贴膏药、拔罐子进行治疗,虽然落下了残疾,但总算是捡回一条命。”

最终,因为我军巧妙布防和奋力阻击,蒋介石和傅作义精心策划的偷袭石家庄、捣毁中共中央统帅部的阴谋破产了。

1949年解放南京,战争结束,李瑞斌军大毕业,回到平原省警备五团一团三营一连任连长。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志愿军抗美援朝,李瑞斌所在部队要奔赴朝鲜战场,“我们部队从山东济南坐火车去鸭绿江,1950年9月5日凌晨4时到达天津,就在这时,在天津渤海湾内发现了美国的军舰,那年天津港还没有海军,没有要塞炮,没有把守海港的部队,上级命令我们部队停止前进,立刻进入天津海港就地驻扎,如果美国军舰进犯,我们就还击。至此我们的部队更名为天津海岸炮团,我也正式成为一名海军。在这期间,我和战友们加紧修筑防御工事,由于腰椎有旧伤,劳动强度又大,这一次腰椎彻底被压断,两条腿瘫痪成了残疾,幸运的是我遇到了刚刚回国的留美博士方先志(音)医生,通过几个小时的手术,躺了三个月的硬板床,背了5个月的30多斤重的石膏背心,绑了 20多年的钢板腰围,才没瘫痪。”

1952年李瑞斌因伤转业,几经周折来到呼和浩特工作,现在李瑞斌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看当年的老照片、老军装,老人激动地说:“无论时间过去多久,关于战争记忆还历历在目。现在国家还记得我们,记得我们当年的战斗,我心满意足了。”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