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十个全覆盖”
家住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白音察干县大陆号镇何家地村的农民逯燕萍在县城参加亲戚婚礼时说得最多的就是:“有空去我家串门子吧,现在路好走了,不脏了!”逯燕萍介绍,自从今年5月份,“十个全覆盖”工程来到村里后,村子就大变样了:有了宽敞的公路,破落的土坯房变成明亮的砖瓦房,年久失修的院墙旧貌换了新颜,甘甜的自来水引入家中……面貌一新的家乡,让她逢人就为“十个全覆盖”工程点赞。
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
11月2日8时,记者驱车前往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白音察干县大陆号镇何家地村,沿途随处可见一座座美丽大气的乡村、一幢幢整洁宽敞的院落,整齐划一淡黄色的墙体让人感到温馨与舒适。
见到记者逯燕萍兴高采烈地介绍道:“原来都是土路,出门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以往想请你们来也不好意思开口,现在全村都是水泥路了,可好走了,看着心里都高兴。”
在逯燕萍家中,她对记者讲述了家里翻天覆地的变化。家里的土房子和旧院墙一直是逯燕萍的一块心病,用她自己的话说:“这辈子就想住进宽敞亮堂的砖房子,把院子整理得干干净净的。”前几年逯燕萍想重新修葺房子和院墙,但读大学的女儿正用钱,修葺房子、院墙的事儿就搁置下来。逯燕萍说,没想到多年的心病,政府给解决了。“一分钱不用自己出,免费给土房子外面裱一层砖,还重新安装了钢窗,院墙也给重新盖好,我们没钱修的土房子,政府给重新修了。看这明明亮亮的,水、电都有,多好!”逯燕萍感慨地说。“就像歌里唱的那样,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现在我这个大字不识几个的人也终于对国家的强大有了实际的体会,什么叫做为国家的强大而感到自豪。”
“十个全覆盖”工程以为民利民为目标,将政策落到实处,落进农牧民的家中,也落到了心里。村民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以往开会领导们念的条条框框政策宣讲,正一件件变成看得见摸得着说得上的惠民工程。
因地制宜凝心聚力
乌兰察布市的“十个全覆盖”工程,并没有走“雨露均沾一刀切”的固有政策落实方法,而是通过村干部的实地调研考察,分门别类,将各种惠民工程落实到户,除了村里的基础交通设施、饮水设施等公共基础改善之外,还制定了十分有针对性的落实方针。察右后旗大陆号镇羊盘洼村的张贵有老人就从危房改造项目中暖了心头。
“当时看着自家的房子、院子一天一个变化,心里那个兴奋劲儿呀,一天比一天强烈,巴不得天天蹲在工地上……”一提到房子,虽然现在已经住进明亮的砖瓦房有一段时间了,但张贵有老人总有说不完的喜悦。
78岁的张贵有和逯燕萍是亲戚,今年“十个全覆盖”工程让这位老人也受了益,让张贵有称赞的不仅是住上崭新的房屋,其中更多的是实施“十个全覆盖”工程的透明化,让农牧民真正成为工程实施的主体,而不是旁观者。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原来,在“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中,作为实施主体的农牧民纷纷出工出力,积极参与自家房屋和院落的规划、建设,可以说,“十个全覆盖”大多数工程都是在农牧民的手中完成的。
“村里终于有了卫生室”“土路变成水泥路了,从家一直通到公路上”“村里为我们挨家挨户都修了漂亮的院墙,房顶的瓦也都换了”……听说逯燕萍家来了记者,乡亲们纷纷过来串门,言语中是满满的满足和喜悦。(记者 李 丽)
[责任编辑 哈丽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