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为何用人多?

09.07.2015  11:39

  “用人多、效率低”,一直是煤矿为人诟病之处。“减人提效”,煤矿自身也喊了很多年。久知其病而不得治,其中必有蹊跷。坚持问题导向,破解问题就要从问题产生的根源追起。在煤炭企业改革持续深化的当口,我们不妨探讨一下煤矿用人多,多在哪儿,为什么用人多?

  用人多表现在总量和结构上

  用人多,一是表现在总量上。据前几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煤炭职工有550万人之多。于是有人常以此与美国比,人家年产煤近10亿吨,煤矿职工只用了10万人左右,以此证明我们的落后。其实这种比法并不科学。因为美国一半以上的产量来自露天矿,即使井工矿也比我国煤矿赋存条件好得多,用人自然会少。当然,这也与我国整体发展水平有关。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将近五分之一,但用工量却占世界总用工量的40%以上。所以,煤矿用人多,与我国煤矿的自然条件、生产力水平相关。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否则容易盲人摸象。

  二是表现在结构上,主要集中在老矿区老矿井。近些年新建成投产的矿井,即使是千万吨级的,用人一般也能控制在千人左右。但在一些矿龄30年以上的老矿,百万吨级甚至几十万吨级的矿,用三五千人都不罕见。东部某年产400万吨的矿,上世纪80年代投产,现在竟是“万人大矿”。这在客观上是与煤炭工业发展历程密切相关的。从新中国成立到2012年以前,除了新中国成立最初几年和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几年等部分时段,整体上,煤炭供应一直处于紧缺状态,“保障供应”一直是煤炭行业奋斗的目标。煤炭作为国家基础能源,供应紧张必然刺激生产,而在生产力水平没有革命性提升的情况下,要“多出煤”就只能多开掘进头,多开采煤面,依靠加班延点、人海战术,这就产生了用人需求。而在计划经济时期,用人基本上是刚性的,一旦进了煤矿基本上就扎根了,所以煤矿人数不断增长。

  当然,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还有政策的“负作用”问题。上世纪80年代起,为解决煤矿职工短缺和稳定问题,“农转非”政策实施。据说有100多万名矿工的家属进入矿区。这一政策即使在现在看,对稳定煤矿职工队伍也是利好方面多。进了“公家门”,就要吃“公家饭”,于是,煤矿围绕煤、依托煤兴办了大批集体性质的企业,用于安置“农转非”进来的矿工家属,于是企业人数成倍增长。

  到了新世纪,“农转非”一代矿工的子女已长大成人,矿区的独立性决定了就业出路的狭窄,他们只能“背靠大树好乘凉”,依靠企业进行安置。2009年春天,记者曾在东部某集团公司机关,看到800多名职工子女为谋求企业安置而“集体散步”。而据该企业摸底,当年需安置的职工子女超过万人。为了稳定,为了让大家都有饭吃,于是矿上明明不缺人,也必须招工,队伍再次壮大。

  新井为何没有消化掉多余用工

  有人提出疑问,“十一五”末期到“十二五”期间,煤矿投资巨大,建设了那么多新井,为什么没有消化掉多余的用工?这需要分析来看。

  一方面,这期间所建新井,现代化程度都比较高,用人自然就少,而且需要的也是技术水平较高的工人,过去以体力劳动为主的矿工基本上没有用武之地。所以,异地建井,基本上只能解决“新人”的问题。另一方面,即使技术水平能够适应新矿井需要的矿工,也面临着在异地工作较难的现实困境。这一代人,基本上“上有老下有小”,长期离家工作的难处可想而知。即使有个别摆脱了种种羁绊,但新型矿区多数以生产为主进行规划设计,日常生活的不方便也挑战着他们“异地安家”的打算。西部某省,在离老矿区300公里左右的新矿区建设了大批新井,并开出了比原矿区高1.5倍以上的工资。多数人兴高采烈地去了,很快又选择了“回流”。还有,新建矿所在地的政府,往往把安排本地人员就业数量作为配置资源的前提条件,这也限制了企业转移现有职工的规模。现在,众多的煤炭企业已经认识到,“异地建矿分流人员”只是一个理想,与现实存在不小的距离。

  煤矿用人多,还有一个原因是职工的职业转移能力较差。一方面煤矿工种在社会上通用性较差,限制了职工职业转移的空间。另一方面,也与职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业能力、创新能力不强有关。即使职工自己想走,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以,尽管从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喊,但由于“两老一小(老矿区老职工、子女)”的客观存在,“减人提效”至今还停留在口号阶段。问题已经清晰,只要政府、企业都坚持“以人为本”、“谋事要实”,相信一定能找到职工、企业、政府都满意的出路。

内蒙古首例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开庭
       晨报融媒记者 王晓玲   本报Nmgcb.Com.Cn
内蒙古公布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情况
       晨报融媒记者 温晔峰   本报Nmgcb.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