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鸟周”鸟类放飞科普宣传活动
林业厅政府网4月8日讯 4月2日上午,第6届“野生动物回归大自然”暨第35届“爱鸟周”鸟类放飞科普宣传活动在包头市南海公园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主题是“关爱野生动物和迁徙候鸟,让野生动物健康回归大自然,鸟儿自由飞翔”。活动中共放飞了天鹅3只、红隼2只、雕鸮3只、草原雕和秃鹫各1只。
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包头分局党委书记、局长郑瑾琛,副局长黄建中,包头市林业局副调研员陈书、包头市生态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主任鲍交琦、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内蒙古直属分校校长、包头市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主任玉和,包头市东河区林水局局长刘大军、包头市森林公安局副局长郭峰、包头市森林武警指导员李云峰、包头市南海湿地管理处处长虞伟、包头市农学研究会副会长田林森等相关领导出席活动。活动还邀请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科学考察委员会常务秘书长张德志、副秘书长赓熙伟、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动物保护专家郭玉民教授做技术支持和指导。包头市林业局副调研员陈书主持了放飞仪式。
郑瑾琛局长在发言中指出,我市拥有着丰富的鸟类资源,特别是沿黄湿地和大青山自然保护区,为鸟类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孕育着许多珍贵的鸟类种群。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工作的加强,野生鸟类和大型野生动物逐年增多。这充分说明我市生态环境正在向着良好方向发展。
郑瑾琛局长代表主办方呼吁,生物多样性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态资源,加大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力度,是促进绿色富市、绿色富民的必要条件。希望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关注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手下留情,脚下留意,心中留爱!携手关注鸟类,保护动物,争做绿色保护的倡导者、参与者和维护者,为美好生活共同努力,也共享“美丽包头”生态成果。
放飞活动,由三位动物保护专家现场对放飞野鸟进行检查,并佩戴鸟类环志。其中天鹅在南海湖中放飞并进行了适应性训练;红隼、雕鸮、草原雕和秃鹫在沿黄湿地灌丛放飞。所有放飞野鸟均为近年来被动物保护者救治的,并经包头市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精心治疗后,放归沿黄研究人员还将持续监测这些鸟类的迁徙动态。
东河义工、学生和普通市民共300余人参加活动,并在倡议条幅上签名。放飞仪式后进行了“关爱鸟类”自然徒步活动,并前往中国黄河湿地博物馆-鸟类图片馆参观。这次活动进一步宣传了保护野生动物关爱鸟类的生态文明理念,使人们接受了一次生动的爱鸟护鸟教育。活动参与者纷纷表示,要积极成为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者、践行者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