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牧场看变化”系列报道之一——技术帮扶成就新一代牧场主

07.07.2015  17:37

  驱车进入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巴克什营镇,此地四面环山,绿树成荫,全无夏日的暑气,反而有几分世外桃源的景致。这便是滦平鑫宝山牧业有限公司的所在,伊利在全国拥有众多合作牧场之一,其在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现代化方面已然是典范之作。

  滦平鑫宝山牧业有限公司现存栏1023头,日单产28.5公斤,奶量13吨,被誉为国家级标准化示范牧场。据牧场主卢巍讲述,此个牧场于2012年年底正式启动使用,在牧场建造之时,伊利的技术人员几乎一个月来一趟,全方位把关牧场的施工进度,及时指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缺陷,由于技术指标达标,新牧场接替老牧场之后,单产从16公斤急遽跃升到23公斤,发生了牧场发展史上的革命性变化。

  亲历牧场新貌便是伊利联合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绿野之声推出的“进牧场看变化”活动的主旨之一。继2014年“进牧场看变化”完美收官后,近期,本季活动再次启动,以“技术服务、金融支持、质量把关、管理指导”四大主题演绎伊利集团在奶源建设方面与奶农构筑的鱼水之情。

  有伊利 “金融男“成功转型新一代牧场主

  80后卢巍本是金融从业人士,因为家里经营需要于2012年回归田园,跨界成为了牧场的新主人。突然之间面对偌大的牧场,经历身份迭变的卢巍对养殖全无概念,然而,幸好有伊利的襄助,使其在接管牧场之初便走上了牧场升级革新之路。

  据卢巍讲述,在其父辈一代,几乎全部用黄贮喂养奶牛,认为饲料与单产并无多大的关联,没有人愿意在饲料方面多投入。但卢巍逆父辈意志而行,参照伊利技术人员的建议,不惜成本在饲料中加了苜蓿,弃黄贮选青贮,改善了奶牛饲料的粗细搭配,并且使饲料干湿适宜,从营养均衡的角度调整了奶牛的饮食结构。据伊利集团密云片区经理张凤龙讲解:“青贮的干物质含量高,可以提高奶牛单产量及牛奶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牛奶,进而增加牧场主的收入。”

  在饲料喂养方面与父辈进行第一轮博弈后,伊利工作人员所提出的“奶牛舒适度”问题再次刷新了卢巍的养殖观。为了提高奶牛舒适度,卢巍为新牧场革命性引入了卧床设施。所谓卧床,即奶牛的躺卧场所,科学的卧床设计能使奶牛得到充分的保护和放松,能有效减少奶牛乳房炎的发生,提高产奶量。然而在父辈所管理的旧牧场,采用的仍然是最原始的养殖方式,卧床是一个闻所未闻的事物。

  引入卧床设施后,在卢巍这个技术小白也及时得到了伊利技术人员的指正,改正了垫料不足、垫料不及时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奶牛的上床率。卢巍自陈:“纠正这些问题后,单产提升一斤奶乃至一公斤奶非常轻松,每月大概可以增加两万多的收入。此外,还获得了更多看不见的收益,比如卧床管理做到位后,奶牛生病少了,这笔投入自然就省了。”

  此外,在疾病防疫方面,卢巍也完全采纳了伊利的建议。伊利超越国家规定一年注射两次疫苗的标准,每年为牧场的奶牛注射三次疫苗。张凤龙诠释道:“我们每年都免费为合作牧场的奶牛注射疫苗,为避免交叉感染,使用的全部是一次性针管,把奶牛疾病控制在萌芽状态,是伊利集团始终不渝的坚持。”卢巍坦言从疫苗注射方面获益良多,自从与伊利合作后,牧场的奶牛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疫情。

  时隔两年半,今时今日的牧场与启动使用之初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放眼放去,整齐的牛舍、自动清粪设备、智能化全自动挤奶设备、环保式干湿分离器等现代化设备赫然而立。在具有伊利特色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质量管理体系下,通过伊利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和积极帮扶,卢巍的牧场实现了科学的卧床管理,饲料结构进行了大幅调整,防疫水平也高于国家标准。此外,依托伊利的产业链金融,卢巍还获得了来自伊利的两百万贷款,牧场规模得以扩大,一个标准化、机械化现代牧场蔚然成型。

  此时此刻,从大城市归来的卢巍依然不失潮人本色,宽松的运动短裤配搭着黑色的紧身裤,一副随性街头风的装扮,与上一代牧场主显示出截然不同的格调。与老一辈相比,卢巍所表现的差异不仅仅是外在的,更表现在求知欲与开放思维方面。对科学与技术的信仰使其自觉将伊利视为战略同盟,不断通过重构自己的养殖观实现着牧场的大跃进。已经尝到科学养殖果实的卢巍从不讳言对伊利的信赖:“跟着伊利发展,准没错!”

  新一代牧场主更不乏抱负,对未来,卢巍也有了更远大的筹谋:“未来两三年,我计划牧场存栏数达到1500头,单产达到30公斤,很可能再建一个新牧场。”

  有伊利 白领夫妇进入牧场管理新境界

  如果说卢巍与牧场的结缘是因为被宿命选中,孙燕侠夫妇则是主动把命运交给了牧场。2000年,外企白领孙燕侠终结了十二年的职场生涯,因为醉心田园生活而盘下了密云望加牧场,从此与丈夫一起成为了养牛达人。

  接管牧场之初,对牧场管理茫然无措的孙燕侠特地远赴美国,在美国一个牧场主家住了半年,亲身学习奶牛养殖之道。此行收获颇丰,相较同时代养殖户,孙燕侠拥有了很多前瞻意识,如努力控制奶牛的体细胞、从遗传改良的角度升级奶牛的体型外貌、为奶牛提供上等的饲料等。

  然而,在技术方面,孙燕侠还是遇到了盲点,直到2012年与伊利合作后,一系列技术问题逐个攻克,养殖水平渐入佳境。孙燕侠从不讳言对伊利的赞服:“伊利帮我把牧场环境、养殖思维全转变了,我需要的,伊利都能给我。”所谓“我需要的”,重点便是与科学养殖相关的技术问题,比如,如何通过奶牛的生理指标洞察其消化系统和产奶技能,如何为围产期的奶牛定制更科学的养殖管理方案等。

  孙燕侠是性情中人,由于多年与伊利技术人员的相知与共,当谈起伊利给予牧场的帮扶,她声情并茂:“我看到了伊利非常亲和的一面,我想不到的,伊利都能给我想到,我做不到的,伊利都帮我做到了!我和老伴不是很精通电脑、互联网操作,密云片区负责人经常派人帮我录入检测数据,帮我分析每头牛的健康状况、繁育情况,伊利的工作人员常常亲自帮我做这些事情,我特别感动。”

  好奶来自生活舒适的奶牛。为了提高奶牛舒适度,在伊利技术人员多次建议和说服下,孙燕侠把过去的简单牧场升级为现代化标准化牧场,为奶牛配置了舒服的卧床、、自动感应牛体刷、节能环保中央空调等装备。孙燕侠对于新牛舍的成效赞不绝口,她兴奋地对记者讲道:“使用新牛舍后,奶牛的舒适度明显提高,奶牛心情好了,不仅外形外貌焕然一新,产奶水平有效提高,更提高了繁育率,我们老两口的收入也增加了。”

  从新牛舍参观而过,牛舍的家犬远来的客人狂吠不已,却单单对同行的伊利集团密云片区经理张凤龙表现出友好,那种情谊有如一个经常相见的老朋友。孙燕侠笑谈:“凤龙经常过来,我们家的狗都把他当成一家人了。”

  谈起伊利的工作人员,孙燕侠总是滔滔不绝:“伊利特别让我感动的是,他们的技术人员经常全程监测我们的挤奶过程,经常一夜一夜盯着,一点疏漏都不放过,让我们的挤奶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从这点我就能看到伊利对消费者的用心。”

  自从与伊利合作后,孙燕侠在牧场管理方面再无盲点,她讲道:“只要按照伊利的标准去做,什么问题都不会有!”

  探访这两家牧场后,不禁好奇:伊利何以获得两位牧场主的如此信任?审视伊利的供应链优化图景,似乎找到了答案。

  伊利在奶源建设方面不乏大手笔之作,截止2014年年底,伊利共投入约124亿元用于奶源升级与建设,同年年底,伊利为奶户累积发放奶款突破千亿元,以滚动的方式累计向农户发放购牛款突破30亿元,带动500万奶农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在技术帮扶方面,伊利积极推进合作牧场技术转型,通过举办奶牛学校、培训班、专家实地指导等方式,帮助奶农提升养殖水平,从而带动了整个行业走上科学有序发展之路。

  不难看出,伊利积极建设奶源基地、升级质量管理体系的努力不仅是食品安全的重要保障,其在牧场养殖转型之路上与奶农建立的利益链接机制还有效保证了奶农利益最大化,为有效保障奶农利益和乳品质量安全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路径选择。

[责任编辑 李中锋 ]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