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双增二百”暨玉米示范推广团队现场观摩技术培训会议在通辽市召开

17.07.2015  12:10

  

  2015年7月8日,我区玉米“双增二百”暨玉米示范推广团队现场观摩技术培训会议在通辽市顺利召开。会议由内蒙古农业技术推广站孟德站长主持,自治区农牧业厅王炎副巡视员讲话。农牧业厅科教处、财务处、种植业管理处有关领导及来自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巴彦淖尔市五个盟市的农牧业局分管领导、科教科长、农技推广站(中心)站长(主任),相关旗县农牧业局、旗县农技推广站(中心)的领导和科技人员共计6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7月 8日上午参会代表分别参观了开鲁县开鲁镇王家店村玉米“双增二百”核心示范区的新品种试验展示区和参加“玉米王”挑战赛的创高产示范田,科尔沁区丰田镇辽阳村玉米“双增二百”示范区的膜下滴灌和低压管灌等节水高产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科左中旗敖包苏木丰元庆嘎查玉米示范推广团队的核心示范园区所展示的玉米适宜粒收品种对比、“玉米王”挑战赛创高产田、膜下滴灌分次追肥、膜下滴灌除草剂应用试验等11项试验及全膜双垄沟播、半膜滴灌、免耕、滴灌管浅埋免耕播种、垄上覆膜、垄沟覆膜等6种种植模式展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玉米“双增二百”和示范推广团队建设的各核心示范区,均以增产、节本增效为主线,在开展形式多样的试验示范和超高产田建设的同时,实现了在玉米综合增产栽培技术上的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了多个新的增产栽培技术模式,长势喜人的示范区玉米,更是显现出一派丰收景象。

                   

 

  下午,东四盟市推广站(中心)领导就玉米“双增二百”和玉米示范推广团队的工作情况做了汇报,玉米示范推广团队主任马日亮将团队五年来总体工作执行情况作了总结发言。

  会上王炎副巡视员作了重要讲话。首先,他充分肯定了我区在玉米“双增二百”工作中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在节本增效技术推广、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与发展规模经营、核心示范区建设与高产高效典型树立、农科教结合与技术培训指导、项目整合与合理推进玉米产业发展等 五个方面实现了新突破。 同时对我区产业体系建设在体制机制创新、集成创新新成果、推广方式转变以及推动地方农牧业经济上新台阶等四方面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其次,指出了各地在玉米“双增二百”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 重视程度上 差异较大; 工作重心上 多停留在核心区建设上,对大面积节本增效技术推广投入精力不够; 在技术推广上 适宜机收的品种短缺、深松改土技术推广能力不足、残膜污染还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在经营机制上 存在规模小、新型经营主体覆盖面不足,带动能力不强、素质不高等四个方面问题,并对下步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玉米“双增二百”项目要 切实加强项目田的分类指导、切实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切实抓好技术指导服务、切实抓好示范带动、切实抓好测产总结, 力争赢得今年玉米丰收的主动权。玉米示范推广团队工作要 要加强管理,不断提升运行水平;要提高认识,准确把握体系定位;要合理分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要加强监督考核,确保专项资金落实到位;加强宣传、总结工作等。

  最后,孟德站长做总结发言,他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各地要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要将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好经验、好技术、好方法、好典型带回当地进行创新和应用,同时还要确保项目资金安全运行; 二是加强玉米后期田间管理指导, 各级推广部门要高度关注气候变化,加强技术储备与指导,认真研究配套技术措施,特别是应对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要做好预案,确保丰收;要做好各项试验示范项目的田间观察记载及项目田的测产分析,为下一步项目发展,提供技术与数据支撑;要抓好项目总结,特别是技术总结。这个项目已经实施五年,今年结题,所以各地要把五年来研发创新的关键技术,特别是 “玉米王”技术,总结提炼形成区域特色的增产增收技术规范或上升到标准;项目工作上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的机制方法。 三是加强调研, 特别是结合此次会议,开展“在新常态下如何做好农业技术推广”为题的调查研究。首先,对以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开展调查研究,针对他们的需求,如所需要的配套技术、与之相配套的适宜品种、农业机械等机具和管理模式、经营规模开展相应的技术指导服务,找准切入点,全面对接。实实在在为他们服好务,解决一些生产中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开鲁县东风镇明林农机专业合作社,库伦旗爱农农机种植专业合作社,科左后旗塞外华西合作社,左中的图腾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和花胡硕苏木农民李显光1.1万亩家庭农场,喀喇沁旗惠农丰合作社,扎兰屯野马河专业合作社,他们非常具有典型代表性;其次,加强典型调查,培养典型、发现典型、总结提炼典型是农技推广部门主要工作方法和内容之一。通过这次会议,各地各类型典型很多,会后要认真调查研究,全面总结提炼归纳,并加以宣传推广;再次,对以合作社、家庭农场,大户、企业等这些最适合机械化,或初步具备机械化生产的经营对象,请各级推广部门有目的地、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机械收获玉米籽粒、秸秆机械打捆、残膜回收、机械深松耕等一整套耕作技术体系示范研究,这样既可提高作业效果,也可提高秸秆综合利用和残膜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