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美:她的宽容和尊严令人难忘
▲晚年王光美
王光美比谁都容易对历史耿耿于怀,而她原谅了那个时代的错误。谈起江青,她评价客观公道,不带个人色彩。
1983年11月,她在韶山纪念馆题词:深切缅怀毛主席,学生王光美。
1976年毛泽东去世后,李讷(毛泽东和江青的女儿)生活困难。王光美听说后带着保姆上门,帮她料理家务,还撮合了刘少奇以前的警卫员王景清和李讷结成伴侣。
2004年,在王光美召集下,毛刘两家后人欢聚一堂。
她的宽容和尊严令人难忘
她对记者说过:“一个人没有经受过苦难,就不能更深刻地理解生命。”风雨历练后的她,更加珍惜生命。她每天坚持锻炼身体,直到八十多岁,还每天至少游泳半小时。
好奇的记者总想打听她狱中的事情,她却很少提及这段噩梦样的过往。她说:“我们都有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我们应该向前看。”
杨澜曾经采访过王光美。杨澜说,王光美给她的一个感触倒不在于她受了多少苦,而是在这受苦当中体现了一个人的尊严,还有她的宽容——这最令人难忘。比方她6岁的女儿被人教唆在她面前唱打倒刘少奇的儿歌,王光美说,当时她一言不发就走过去,看都没看女儿一眼。这事儿肯定是身边的人干的。王光美说要去查能查出来,但要查了,那人不是会倒霉吗,别再有人倒霉了。
正是拥有这样的豁达心胸,她晚年的生活才更加精彩。
曾经的“数学女王”
王光美天资聪颖,喜好读书。
深明大义的父母非常支持孩子们读书,王光美早年在辅仁大学里接受高等教育,一直攻读到硕士学位,成为我国最早的原子物理学女硕士,专业是宇宙射线。
北京辅仁大学校史记载,1941年到1942年间王光美有一课程曾拿到89.2的高分,这一成绩无人能出其右。有家图书馆里收藏有王光美的学习成绩单,上面写着“数学女王”。
1945年,王光美考取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原子物理系博士。这时,时局巨变,组织要求王光美奔赴延安。
去留学还是去延安?在面对这个重大抉择时,她举棋不定。此时的“犹豫”也成为“文革”中造反派陷害她的把柄。
在几番思索后,她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留学的事情先放一放。
牵手刘少奇
1946年11月,王光美来到延安,被分配到朱德、杨尚昆领导下的中央军委外事组工作,住在王家坪。
在杨家岭的舞会上,王光美邂逅了长他23岁的刘少奇。有情人终成眷属。1947年,他们举行了非常俭朴的婚礼。
从此,这个曾经的大家闺秀,开始操持一大家人的生活。刘少奇曾对王光美说过:“家庭的和谐不仅是我和你的和谐,更是你和孩子们的和谐。”
为此王光美付出了高度的爱心和智慧,将刘少奇前妻留下的3个孩子和她自己生的4个孩子,维系成中南海最幸福的家庭。
属于他们的幸福时光转瞬即逝,命运将他们推向了历史的漩涡,文化大革命蜂拥而起。
1967年,王光美被投入秦城监狱。1969年11月12日,刘少奇在开封溘然长逝。
淅淅沥沥的秋雨打着铁窗,王光美并不知道,她亲爱的丈夫,就这样在冤海中沉沦。三年后,王光美才被告知丈夫已死,儿女们终于争取到机会可以探视母亲,发现方寸之地囚着的是怎样一个白发苍苍、容颜憔悴的老太婆。
她,创造了“文革”中最长的牢狱纪录。该有何种勇气,才可以挨过这场灾难?
直到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彻底平反昭雪,蓦然间神州已是万千花海,一片新绿。
追悼会后,她和孩子们将他的骨灰撒入青岛海域——花瓣飘扬,思念如海风悠长。她最终告别了她最亲爱的人,看着他得以安息,与蓝天碧海相伴……
多年后,她来到海南,面对曾和他一起植下的树,随口吟出: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回首长天,可得永年!
他走了,却永远留在她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