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在达的“摇钱树”

21.05.2016  10:41

王在达和妻子在修剪树枝(资料图片)

  文/《北方周末报》记者齐永平王林喜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西部,流传着一个苹果大王的故事。去年秋天,他的5亩果园收获了近10万斤苹果,没离开地头便销售一空,每斤5元钱,收入近50万元;果园里长势最好的一棵树挂果1800斤,单产收入9000元;最大的苹果,单个重1斤。

  故事的主人叫王在达,他的果园在准格尔旗暖水乡德胜有梁村。如果这个故事发生在山东或者陕西的某一个苹果产区,或许压根就不是故事;如果王在达种果树致富是真实的故事,则与《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要求的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力争实现1户1项增收项目规划不谋而合。

  为一探究竟,记者前往暖水实地采访。

   移民王在达

  车出了呼和浩特,是一马平川,高速公路两旁的行道树刚刚泛绿,在车窗边迅速后移。过了黄河大桥,就进入准格尔旗地界,地貌明显不同,一道道山梁一道道川,远处,不断有铁路桥横卧、高烟囱矗立映入眼帘,看来,准格尔旗经济发展名不虚传。从G18高速公路暖水出口下去,打听德胜有梁村,乡干部说,路不好找,派一个护林员随同前往。

  乡村道路曲曲弯弯,随山就势,虽不甚宽,但是沥青铺面,极为平整,延伸到一处石柱林立的景点戛然而止,原来,这里是前几年企业家投资建设的一个旅游项目,叫砒砂岩旅游区,不知何故成了半拉子工程,这一段道路就是当年为该项目所修。

  再往前走,是砂石路。翻山越岭,顺一个大坡下去,有几间彩钢板房立在山腰处,护林员说,王在达家到了。

  叩开门,出来的是一位年轻女子,是王在达的姑娘,她说,父母正在果园剪枝施肥。

  果园里,一个身材高大、脸庞黢黑、头发花白,大约60岁的汉子放下手中的活计迎面过来,不用说,他就是王在达了。

  简单寒暄过后,话题从彩钢板房说起。准格尔旗农村民居年代久远些的是土坯房,近些年大多盖了砖瓦房,彩钢板房属于临时居住场所,原来,这不是他以前居住的房子,而是为了回来种苹果临时搭建的工棚。王在达7年前已经移民。

  暖水是个农业乡,由于生态环境脆弱,农牧业生产受到很大制约。全乡境内,被喻为“地球癌症”的砒砂岩区占了一半,水土流失严重,在黄河流域,准格尔旗砒砂岩区每年注入黄河粗砂7000多万吨,是黄河下游河床抬高的重要成因。为了治理水土流失,恢复生态,2005年,准格尔旗在全旗禁牧。2009年,为摆脱贫困、恢复生态,暖水乡开始向外移民,当年,暖水乡包括德胜有梁村在内的10个村55个社、4683户、1.3万多人移民,移出区面积551.8平方公里。

  暖水整乡移民后,分别进入旗政府所在地薛家湾、经济开发区沙圪堵、乡政府所在地暖水等三地。这三地都建了移民小区,政府发放了房屋拆迁补贴,靠着每人2.6万元购房安置补贴,王在达夫妇在薛家湾镇买了房,进了城。

  移民主要靠每人每年6000元的移民补贴,以及退耕还林、禁牧等各种补贴过日子,许多人自谋职业养家糊口,也有人因没有一技之长或者别的挣钱渠道而无所事事,日子过得相对紧了一些。

   “人挪活,树挪死”

  人可以移民,果树却移不走。王在达移民到薛家湾镇后,心里依旧惦记着德胜有梁村的那片果园,每年到了修剪枝条和需要上肥和浇灌的日子,他依然要回到果园侍弄亲手栽下的苹果树。

  1994年,准格尔旗提出“要想富、种果树”的思路,从外地引进苹果树苗,引导农民种果树。回溯几十年以来,准格尔旗为发展经济,提出过各种办法,从上世纪50年代“禁止开荒,保护牧场”;60年代“种树、种草、基本田”;70年代改水治沙;80年代“三种五小”(种树、种草、种柠条,小水利、小草库伦、小流域治理、小经济林、小农机具),其核心总是围绕着治理水土流失、发展经济提高农民收入这两条。相比之下,“要想富、种果树”不算是一个大动作。

  王在达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从1974年到1994年,在那片土地上刨闹了20年,始终没找到致富的门路。王在达是一个能受苦的汉子,期间,他种了土豆,磨了粉面进城走家串户推销,种了西瓜拉进城里蹲在马路边吆喝,无论怎样的折腾,总是没个模样。

  旗里提倡种果树,也是想找到一条帮助农民脱贫的路子。王在达得知这个信息,凑了点盘缠赶到旗里,花49块钱买了7棵树苗,回来按照技术员教的方法种下去。第二年,7棵果苗死了6棵,只剩下1棵。

  留1棵,就是给他留了一线希望,他像照看孩子一样精心侍弄,总算把那棵独苗保了下来。

  为了学习果树栽培技术,他自费到准格尔旗科技局苹果栽培技术培训班学习,后经过乡政府推荐,有幸参加了中国农大的果树栽培培训并获得结业证书。学成归来,边干边学,嫁接、剪枝、打药、施肥、浇水,慢慢地,他的果树一棵接着一棵成活,进而培育起一个小果园。

   “土专家”

  在暖水,过去也不是没有人尝试着种果树,只是种了多少年没有成果。有的品种不服当地水土死掉了,有的果树虽然长大但却不结果,还有的果树尽管挂果了,但果实不成型,变成酸果、柴果。

  王在达说,首先是品种的问题。过去,从陕西引进的品种,不适合当地的气候、土壤条件,王在达果园里的“宁丰”品种,是从辽宁引进,属于“富士”和“东光”品种的杂交优良品种,特别适合北方丘陵山区种植,尤其是暖水乡的德胜有梁村和水泉沟村有典型的山沟小气候,土壤适宜苹果树发育,有利于苹果树生长。

  其次,是病虫害防治。他的果树在头一年挂果期,突然出现了腐烂病,这一年,腐烂病导致村里的苹果树大部分死了,为此,王在达大病一场,通过请教旗里的技术员、自己查阅资料,及时打农药救治,他的苹果树才存活下来。

  第三,田间管理和苹果的适应性变异也很重要,同样是“宁丰”品种,王在达种的苹果口感明显要好。王在达说,由于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底肥充足,经常松土,透气性好,适时剪枝、浇水,因此,苹果产量大,口感好。

  王在达俨然成了苹果专家,周边常常有人请他去做技术指导。从开始不懂种植技术,到现在成为“种果大王”、种果能人,王在达完成了从一个普通农民到“农技土专家”的转变。先后获得“内蒙古首届农村牧区百佳农牧民”、“准格尔旗乡土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

   22年的坚守

  从1994年买回树苗,到如今硕果累累,历经22年。

  在王在达精心打理下,他栽下的果树渐渐有了收益,2004年,5亩果树毛收入达到了5万元左右,2006年,收入突破10万元,2014年,随着苹果价格上涨和亩产增加,年销售收入接近了30万元大关。目前,王在达果园面积已经从5亩发展到30多亩。

  进入2015年,随着产量的增加和价格上涨,5亩果树产量达到了10万斤,因苹果个大、口感好,入口脆甜而且无污染,每市斤卖到了5元钱,实现销售收入50万元,在暖水乡周边引起轰动。

  王在达卖苹果有招,他买来各品种外地苹果,与他自产的苹果一起摆放在地头供顾客品尝,价格、品质两相比较,高下立见,消息不胫而走,去年产的10万斤苹果在地头就销售一空。

  回想22年前,准格尔旗提出“要想富、种果树”的思路的时候,不知当年的决策者们有没有预料到今天的结果,或许他们的期望值更高,希望看到有100个、1000个王在达们实现致富的目标。由此可见,探索一条致富的路是多么的艰难、多么的漫长。

   带领村民一起致富

  “昔日穷山坡,如今摇钱树”,谈起种树经历,王在达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与满足。一人富了不算富,众人富了才算富。在王在达的带动下,德胜有梁村的乡亲们也开始回村栽种苹果树,栽培面积已经发展到去年的420亩,2016年计划再增加300亩,其余280亩2017年栽培完毕,3年计划完成1000亩。

  村支书华生明从王在达身上看到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2014年,他带头种植了40亩果树,今年就可以挂果并获得收益。

  2015年5月7日,王在达联合10多户村民创建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带动更多的村民参与苹果树种植,形成种植规模,最终创建属于暖水乡的苹果品牌。

  在王在达的苹果园,我们看到了那棵挂果1800斤的大树,树干足一抱,树冠占地几十平方米,据前来考察的内蒙古农科院、西安、通辽的专家说,这么大的苹果树还很少见。一棵树收入9000元,已经超过政府目前给一个移民全年的各种补贴。苹果园旁,是王在达新开的果树育苗基地,今年春天,王在达卖树苗已经收入10万元,看来,苹果树真的成了“摇钱树”。

  华生明说,近些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暖水乡移出区采取油松封顶、杏树环腰、沙棘封沟的立体种植,打造生态林与经济林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模式,确实使森林覆盖率大幅上升,但是,对于支撑村民脱贫致富的效益并不是很明显。王在达种苹果树,没要国家和政府投资,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见到了经济效益,适合以家庭为单位推广。脱贫攻坚,一定是要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致富之路,而通过发展生产是最有效的脱贫办法。

  采访结束,已是日薄西山,夕阳下,村民们在各自的果园里忙碌。记者想,果树和孩子一样,也是一年长一岁,当它们长大的时候,该是怎样地报答如今养育它们的这些人?那时候,暖水的乡亲们又该过上怎样的日子?王在达以自己的实践,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答案。

[责任编辑 魏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