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民:内蒙古民族电影发展需要“兵分两路”

16.09.2017  16:53

     编者按:9月13日至16日,第26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举行。期间,新华网采访了几位内蒙古电影人,通过他们对内蒙古民族电影的回顾,共同展望民族影视剧的发展。

    新华网呼和浩特9月16日电(李倩)少数民族电影如何更好发展?在第26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这个话题多次被提及。

著名导演王新民接受采访(新华网 曹桢摄)

    “内蒙古民族电影是中国少数民族电影的发端,是中国少数民族影视文化的重要一极,内蒙古电影人为中国电影作出很大贡献。”导演王新民说。

    王新民为内蒙古影视剧发展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1980年,内蒙古电视台在中央台播出的第一部电视剧《离婚》就出自他手。

    之后,《啼笑因缘》《燕子李三》《侠客行》《连城诀》《铁道游击队》《大盛魁》等作品问世后皆创造了现象级的收视纪录。

    当时,包括王新民在内的内蒙古影视创作队伍阵容强大、实力雄厚,为内蒙古民族影视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资料显示,从1981年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阿丽玛》问世到2007年,内蒙古的影视创作者共创作故事影片及电视电影300余部,电视剧160余部。

    2003年—2007年的5年间,全国创作少数民族电影77部,由内蒙古出品的电影作品达49部,在全国少数民族电影市场上处于领先地位。

    回望高起点,如何新发展引发了创作者们的思考。

    王新民看来,内蒙古民族电影发展需要“兵分两路”。

    “影片如果确定要走市场,那就要通过市场检验,从而获得观众的认可和资金的支持。但这就要按照市场的规律进行创作,而不因题材的独特性而忽略或者违背创作规律。”他说。

    但是,少数民族电影也不能完全被推向市场。王新民说,少数民族电影承担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的功能,所以还有一批电影是需要得到政府的支持,来更好地实现它的功能。

    “有些电影虽然在市场上不能取得很高的票房,但是作品本身具有很高的价值,一方面是少数民族文化推广,另一种是表现艺术手法的创新,像这样的内容就需要政府扶持。两条腿走路,这样内蒙古的电影会有更好的未来。”这些年来王新民一直在努力探索民族文化与市场的和谐共生的途径。

    王新民说,内蒙古民族题材电影很独特,不同时代有很多不同的故事,想要走出去,需要用观众熟悉的方式或者规律创作。怎么拍比拍什么更重要,只要符合传播规律,把握观众的欣赏习惯,就能吸引观众。

    引进来就是走出去。

    王新民说,内蒙古优质的民族文化资源,一方面通过本土艺术家的作品来弘扬内蒙古的民族文化,另一方面就需要通过政策上的相关支持,举办相关活动吸引各地的人才来内蒙古拍摄,让更多的镜头聚焦内蒙古文化,也让内蒙古出现在更多的银幕之上。

李树榕谈内蒙古民族电影:姑娘养得好也要嫁得好
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李树榕接受新华网专访。新华网
少数民族电影展开幕
    第26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主体活动之一的少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