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包钢:还草原钢城清新本色

02.02.2015  14:29
          2015年《包头市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一年我市大气污染防治工程有这样一段评价:全市空气PM2.5浓度下降29.5%,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下降45%,看得见蓝天白云的好天气明显增多。

          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包钢职工也有着同样的感受,2014年包钢厂区环境治理成果翻天覆地。作为自治区最大的工业企业,包钢为包头市环境改善的贡献可圈可点。

关键词一:71个环保项目

          2014年12月28日,炼铁厂162平方米带式球团焙烧机关停,正式退出公司生产序列,标志着包钢淘汰落后产能项目全部完成。2014年包钢环境保护之举,不但在淘汰落后中“除旧”,还在环保设施建设中“布新”,牢牢控制住工业“三废”的排放。

          2014年5月31日,完成改造的炼铁厂一烧车间2号烧结机烟气净化系统开始启动,烧结机所产生的烟气被先进的环保设备牢牢锁定。仅仅5个小时,系统除尘脱硫效率即超过90%。一烧车间甲班工长郭培斌用一连串的“”字形容新环保设备投产后的心情。“蓝色烟柱不见了,变成了蓝天和白云,你说我们的心情能不好吗?”20多年的烧结岗位工作经历,让他见证了一烧车间两代环保设施“后浪推前浪”的沧桑巨变。

          与郭培斌同样有“好心情”的还有焦化厂动力供应部二生化工段长陈玉斌。焦化厂酚氰废水处理一直是一道令人心悬的难题。而这一切都随着焦化厂酚氰废水综合利用项目的投产迎刃而解。去年投产的净化系统每小时可处理酚氰废水450立方米,陈玉斌每天启动水泵,汩汩清水顺着管道奔向高炉并在水冲渣工艺中得到应用,而处理后的废水各项指标均达到一级标准,让焦化厂废水“零外排”目标提前实现。陈玉斌自豪而兴奋,每天都在见证废水由“”变“”的本质变化。

          这是包钢2014年环境治理成果的两个片段。去年,公司全年投资23.67亿元,实施71项环境治理重点工程,治理成果遍布厂区各个角落。时至年底,90%的项目实施完成,公司向全社会兑现了保护环境的承诺。

关键词二:绿化覆盖率43.1%

          2014年10月21日,公司2014年秋季义务植树活动在渣山西坡拉开帷幕。公司干部职工挥锹植绿,植下6300多株新疆杨。

          秋植工作结束后,2014年公司共新增绿化面积120万平方米,是包钢历史上新增绿地面积最多的一年。包钢厂区绿化覆盖率上升至43.1%,顺利实现新一轮厂容治理三年规划提前一年完成的总目标。

          去年,公司经过春植、秋植两轮大规模植绿增绿行动,厂区绿化覆盖率同比新增近三个百分点。持之以恒的厂容治理,进一步改善了职工生产工作环境,提升了“绿色包钢”的企业形象。新疆杨、火炬、紫穗槐、丁香等新增苗木与原有树木层林尽染、叠翠流金。公司生产部厂容管理处副处长王高峰说,去年秋植所栽植的各种苗木,经过精心护理,成活率达到90%以上。

          在尾矿库区,包钢尾矿库周边生态恢复工程的步伐正在加快。随着氧化矿选矿搬迁及白云鄂博矿资源综合利用工程的陆续投产,向厂区尾矿库排放尾矿可减少50%。据统计,2011年以来,公司已投资5000多万元,引进喷播技术,对尾矿坝45万平方米裸露坝坡实施了生态恢复。在包钢高炉渣堆存场所——渣山,已种植7.7万株乔木、近200万丛灌木,绿化面积80万平方米。

          “绿色包钢”的美丽图景全面呈现在世人面前。

关键词三:工业废弃物再利用“开花结果

          2014年8月,由包钢西创冶金渣公司加工提取的工艺渣钢,以每吨300元的结算价格,开始向炼钢厂销售。此举标志包钢“渣中取钢”再利用走上市场化和规模化道路。至2014年年底,冶金渣公司已销售工艺渣钢3万多吨。

          2014年,包钢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推动工业废弃物再利用“开花结果”。据统计,2014年包钢共计产生高炉渣299万吨,利用量204万吨;产生钢渣130万吨,利用量197万吨;产生含铁尘泥93.5万吨,利用量89.9万吨。工业废弃物“减法”在再利用过程中成功实现效益的“加法”。

          焦化厂在炼焦废弃物——焦油渣和生化污泥再利用中做文章,将这两种炼焦废弃物作为制型煤的原料重新返回焦炉。2014年,焦化厂变废为宝,再利用焦油渣2571吨、生化污泥1932吨。

          不仅如此,包钢总排污水深度处理、水冲渣制微粉、热焖渣实现钢渣利用等项目,进一步打通包钢工业废弃物再利用通道,深度书写“废物重生”的循环发展重要意义。

          在包钢,“工业生产”与“环境美好”已不再是一对矛盾关系,包钢人通过“绿色包钢”的深入实践,将草原钢城对清新本色的追求与向往,变成一种美好的绿色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