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新政”带来新变化

08.12.2014  12:48

    漫步在鄂托克前旗的大草原上,蓝天高阔、白云悠远,橙墙红瓦的别墅零星散落在大地上,诗意盎然、美不胜收……

    地处毛乌素沙地腹地的鄂托克前旗,有着丰富的草地资源。全旗总土地面积1.218万平方公里,其中草原面积1661万亩,可利用草原占70%,是一个传统畜牧业大旗。“十年九旱”的气候特征,加之超载放牧和不合理垦殖,草原生态一度恶化,严重影响畜牧业的发展。近年来,鄂托克前旗探索实施“生态新政”——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和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走生态畜牧业发展之路,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实施“生态移民”,加大对天然草场的保护,努力实现畜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双赢”目标,全旗植被覆盖率和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81%和15.74%,卫星遥感监测生态植被为60年来最好时期。

    政府引导,转不转农牧民说了算

    10年前鄂托克前旗开始禁牧时,农牧民并不接受,抵触情绪很大。“我们祖祖辈辈放羊的牧场凭什么就不让放了?不让放羊我们干什么?”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拜图嘎查牧民斯仁当时怎么也想不通。

    为此,旗政府在广泛调研后制定出台了草牧场补贴、住房保障、技能培训、就业安置等配套政策作为保障,引导农牧民自愿转移。根据转移农牧民的意愿,制订不同类型的安居住房建设和补贴方案,分类推进。40多岁的牧民巴格那,祖辈一直独居草原,如今在政府的引导帮助下,自己只花了12万多元,便住上了使用面积150平方米的别墅。

    “房子住得再好,没有事情可干,对于农牧民来说,那简直是活受罪。”鄂托克前旗党委、政府考虑到这一点,除安置住房外,还要帮助每一位转移农牧民找到一份工作,落实一份社保,发放一份补贴,领取一份土地收益,为转移农牧民子女免除学前3年到高中阶段的学杂费、课本费,对考取本科的学生给予一次性补贴奖励,彻底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制定了进城农牧民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的就业政策,鼓励和支持转移农牧民进城创办实体,多渠道就业。

    上海庙镇牧场转移农牧民张自成,两年前参加了旗就业服务局举办的创业培训班,并拿到了2万元贴息贷款,在上海庙镇开了家饭店。过去在家务农1年收入最多也就5—6万元,现在的饭店月收入就有5万多元,是过去的10多倍。

    实践中,鄂托克前旗以利益机制促进生态建设,在全市范围内率先设立了生态建设与保护奖励基金,旗财政每年拿出100万元对在生态建设与保护方面贡献突出农牧民、嘎查村进行奖励。广大农牧民也深刻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参与生态建设与保护,农牧民实现了由“要我搞生态建设”向“我要搞生态建设”的转变,广大农牧民参与生态建设与保护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