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力量提升首府竞争实力

16.01.2015  09:19

[ 导读 ]  我市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文化氛围,如何发挥好自身文化优势,打好“文化牌”,唱好“文化戏”,使其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软实力,这是市委、市政府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我市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厚重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文化氛围,如何发挥好自身文化优势,打好“文化牌”,唱好“文化戏”,使其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软实力,这是市委、市政府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呼和浩特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2014年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成为自治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基层文化局,我市玉泉区“大召文化产业群”项目成功获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大型民族舞剧《马可·波罗传奇》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资助项目。这都是文化体制改革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2014年,我市继续实施文化资源共享、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室)建设、文化惠民演出、农家(草原)书屋和“2131”农村电影放映等多项文化惠民工程。全市新建62个乡镇(区域服务中心)综合文化站已全部建成,全市基层文化设施综合覆盖率达到85%以上;各级公共文化场馆、文化站已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全部免费开放,每周为公众服务时间分别在56小时和48小时以上。在学校、农民工建设工地、社区、少管所等建立流动图书和文艺辅导网点14个。建立了完善的市、旗(县、区)、乡镇(街道办事处)、村(社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2096场,全年观影人数达200多万人次。继续开展的“文化惠民一卡通”活动,发放范围是市四区的2000名低保人员,持卡市民可以免费看展览、看电影、游览景区。

  我市按照城乡统筹、全民共享、打造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的基本思路,新建、续建6个剧场,旗县区回购多处会所,全部改建成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文化进社区”在9个旗县区的120多个社区开展,开展惠民宣传演出活动260余场,20多万市民参与。“崇尚文明、爱我家园”广场文化活动组织广场舞免费教学活动约400场次,参与群众20余万人。2014年“周末大舞台”惠民演出83场,“文化下乡”惠民演出171场。

  为了让更多群众,尤其是基层群众读上好书,享受到文化的熏陶,我市建立起呼市图书馆联盟,实现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完善首府地区图书馆服务网络的建设。市、旗县两级群艺馆年均组织活动300余场,覆盖人群逾百万人次。市民族美术馆年均组织展出活动25次,接纳观展群众超过万人。市书画院年均组织笔会、讲座30场。

  我市以特色化、差异化为原则,使文化产业不断壮大。玉泉区大召文化产业群落项目成功获批第六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为我区唯一进入文化部公示程序的文化产业项目。我市努力推进大盛魁区块、土左旗敕勒川文化产业园、武川县阴山边塞文化产业园、清水河老牛湾地质公园等园区建设,争取实现一个旗县打造一个特色文化产业园的目标。

  按照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以文化产业项目为重要着力点,我市还同时抓好草原丝绸之路主题公园、阴山岩画长廊、塞上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内蒙古敕勒川文化旅游产业园、蒙亮文化广场等项目的建设,力争在2015年取得明显成效。

  不仅如此,我市经济社会建设中的“文化烙印”也无处不在,文化产业助推经济发展的辐射效应有所增强,在适应我市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文化强市建设也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