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直销黑幕:骗子上岗先“专业”培训

28.01.2015  20:35

  电视上,“名医坐堂”“健康大讲堂”“健康一对一”等广告节目,时常在不经意间映入我们眼帘。然而,就是这些耳熟能详的广告,多充斥着谎言和欺骗,让人不胜其扰,又防不胜防。前不久,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销售假药罪,已对利用电视直销广告将保健食品冒充中药的两名主犯批准逮捕。

   三个月卖了1900万元

  “暑假前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这个广告,我血压、血糖高都六七年了,那广告上专家讲的,越说越到我心里面,所以我就按照电视上留的电话打了过去……谁知道电视上也会是骗人的呢?”今年57岁、退休已经两年的刘老师花了近1600元,买了两个疗程的“仲景百岁汤”服用,同时停食其他药品,谁知血糖不降反升,从9.2升到11.6,刘老师这才觉得上当了。

  其实,被骗的并非刘老师一人。经查,刘老师购买的“仲景百岁汤”是哈尔滨“金安天禧”公司生产的“药品”,该公司实际经营人为张某。她通过北京某广告公司,多次将食品、保健品冒充药品的广告投放至湖北卫视、内蒙古卫视、青海卫视等数个省级电视台。2014年4月至7月,她从河南省某药业有限公司订购“仲景回春汤”“仲景百岁汤”“除痹驱风汤”等三种产品10万盒计400万元。在电视广告中,这些保健食品具有从根本上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风湿骨病等疾病的药品功效。经查,仅三个月时间,其已销售总金额达1900余万元,严重误导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数十万名消费者,甚至耽误一些患者及时就医,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危害。

   八大流程

  “第一步,报家门,让顾客有心理准备;第二步,问诊;第三步,挖掘主诉;第四步,下危机……”“危机下得狠,单子特别稳”“绘画,梦想图”……这些都是张某的公司对接话员进行“八大流程”专业“话术”培训的内容。通过专业培训,接话人员对患者是“循循善诱”,最终让患者“心甘情愿”花高价购买她们的“纯中药”。

  “八大流程”的发明者就是张某经营的金安天禧公司的业务主管董某。董负责对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全员学习“话术八大流程”,要求必须人人熟记。

  第一步叫“报家门”,只要有观众打电话进来,接电话人员就会说“我们是某某中药研究院”;然后,听观众说要什么产品,她们就会具体说是哪个研究所的,如观众说想买她们的“回春汤”(其宣传可治疗糖尿病),接电话的就说是糖尿病研究所的。董某还告诉员工,对顾客的态度一定要好,一定要表现出非常强的专业性,还要学会“偷换概念”……

电视台:获益者还是帮凶

  当前,电视直销广告“遍地开花”,有多家地方电视台受巨额利益驱使,对其中充斥的大量违法内容,视而不见。

  据犯罪嫌疑人张某交代,其电视直播广告由广告公司制作,通过和地方卫视广告业务员联系、合作、投放,虽然也经过审查,但一般都会通过。资金基本是十档付款一次,一档7万至13.5万元不等。在四个月间,金安天禧公司和另一嫌疑人王某一共投入广告175档左右,投入广告总费用达1500万元以上。犯罪分子虽然获得一定的利润,但电视台在此过程中获利更为丰厚。因此,涉案人员在交代罪行时,均认为电视台对其投放的直销广告应负有审查不严的责任,并认为应以同案犯对电视台广告审查人员予以查处。

链接:电视直销骗术揭秘 

  一是炒概念:专业术语蒙人。从春夏两季大拍卖,到穿插无数的小拍卖,艺术品收藏升温有目共睹。越来越多的资金介入其中,越来越多的天价传奇不断上演,藏品价值空间想象力也被无限放大。

  二是巧包装:利用主题赚钱。从2008年的奥运会,2009年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2010年的世博会,到2011年的辛亥革命纪念和建党90周年纪念,宏大事件下衍生出无数主题的纪念章、纪念册、纪念钞、纪念邮票,乃至各种纪念衍生品。

  三是避追责:模糊的广告语。情绪亢奋的电视直销藏品广告并非全无节制,只要稍加留意,我们还是可以发现广告语中给消费者“下套”“埋雷”。

  三是抓“商机”:能坑就坑 坑完就跑。由于藏品的直销利润同样很高,不少从事电视直销的公司开始将销售对象从传统产品转向货币、邮票等收藏品。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