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民为本绘就美好生活新画卷——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发展篇

01.10.2015  23:10

  国庆前夕,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清泉街社区举办了“迎国庆、庆中秋”大型文艺演出活动,社区不同民族的居民用晋剧、二人台、歌舞等节目,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演出结束后,居民们还在社区新建成的服务大厅一起吃饺子,祝福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作为呼和浩特市和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清泉街社区十分注重在居民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积极为少数民族群众排忧解难,在社区营造了团结和谐的良好环境。像清泉街社区这样的活动,在我区各地普遍开展着。

  自治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对我区牧业旗县、边境旗市、“三少民族”自治旗、民族乡和少数民族人口相对集中地区,进一步加大重大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生态保护工程等方面的投入,帮助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加快发展。

  自治区每年按照不低于上一年国家拨付我区的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数额,安排本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自治区安排的新增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国家和自治区重点扶持贫困旗县(市)的配套资金。

  从2014年起,自治区把对鄂温克族自治旗、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伦春自治旗的财力补助和税收返还纳入补助基数,每年分别补助0.71亿元、1.37亿元和1.05亿元。2014年,自治下拨73.98亿元实施天然林保护、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退耕还林等国家重点工程,让900多万户农牧民和10万林业职工受益。从今年开始,自治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开展新型城镇化综合性试点,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牧业现代化,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少数民族群众。

  前不久,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满都拉图镇萨如拉塔拉嘎查牧民呼格吉勒图一家人搬进了面积110平方米、配套设施齐全的牧民新居。“要不是赶上‘十个全覆盖’工程,我们也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呼格吉勒图笑着说。

  让少数民族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是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孜孜以求的目标。近年来,自治区把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作为主攻方向,在确定扶贫规划、行业扶贫、直属机关定点帮扶、东西协作等方面对少数民族聚居区给予倾斜,同时认真执行牧区比农区高500元的扶贫标准,确保新增财政扶贫资金的60%以上用于少数民族地区。

  自治区还实行了省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旗县和“三到村三到户”精准扶贫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去年我区贫困人口减少40多万人,今年计划减少贫困人口41.98万人。据了解,自治区从2014年开始实施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以来,截至目前已经完成投资561.04亿元,在9388个嘎查村实施了“十个全覆盖”工程,为3年全面完成建设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自治区,民族教育得到了重点优先发展。从今年开始,自治区再次提高了“双语”教育寄宿制小学、初中学生的补助标准,同时,对高中阶段接受“双语”教育考入区内高等学校的学生减收20%学费。自治区从2014年起,为考上大专以上学校的低保家庭子女每人每年补助1万元,并一次性补贴到位;对不在低保范围就读中高等职业院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每人补助1500元。2015年,自治区下达中职“两免”(免学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2.91亿元,惠及19.5万名中职学生。

  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东八号乡头号村,村民们有个头疼脑热的小毛病,在村卫生室就可以治疗。这个承担着周围4个自然村、1300多名村民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任务的卫生室,去年5月依托“十个全覆盖”工程建成以来,让村民实现了小病不出村。

  为满足基层群众就近看病的需求,近年来,自治区不断健全旗县、苏木乡镇、嘎查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全面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还在牧区探索实施了家庭健康保障小药箱工程试点,为792个卫生室空白点的行政村配备了流动医疗车,形成了“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新型牧区卫生服务模式。

  就业是民生之本,为帮助蒙古语授课高校毕业生和其他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自治区积极开发基层公共管理和服务岗位,组织开展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培训,在自治区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拿出15%的岗位,用于定向招录蒙语授课毕业生,规定旗县以下机关事业单位特别是少数民族人口聚居旗县可根据实际需要提高录用(招聘)蒙古语授课毕业生比例。

  在今年8月于鄂尔多斯市举办的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我区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以严密的组织、优质的服务圆满完成了本届民族运动会的承办任务,让这项传承民族体育项目、传播民族文化的大型活动赢得了各界的掌声,让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更进一步。

  随着自治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自治区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得到了大力弘扬和传承。连续多年举办的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昭君文化节、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等一批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在充分展示草原文化独特魅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内蒙古的知名度。

  近年来,自治区认真贯彻执行《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工作条例》,启动了社会市面蒙汉两种文字并用三年治理工程,制定实施了《内蒙古自治区蒙古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2014-2020年)》,实施蒙古语文信息化专项扶持项目,从2015年到2017年,自治区本级财政每年投入3000万元,用于做好蒙古语言文字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工程。自治区大力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截至2014年底,少数民族干部占全区干部总数的比例达到32.83%。盟市党政班子中,少数民族干部占班子成员总数的38.52%;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门班子中,有81.6%配备了少数民族干部。当下,在农村牧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包括少数民族干部在内的各级领导干部身体力行,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民族团结兴伟业,群策群力构和谐。沐浴着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在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自治区2500万各族儿女同心协力、并肩携手,进行着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的伟大实践。他们正在用昂扬的姿态,不懈的进取精神,谱写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壮美新篇章。(记者苏永生)

[责任编辑 刘俊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