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资源型城市的嬗变之路——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三个“争做” 挺起工业脊梁

17.04.2019  17:41

    300多年前,这里挖出了第一锹煤,此后的窑主一天能赚一个元宝;60多年前,共和国一声令下,十几万建设大军云集这里,一杆大旗拉开了工业建设的序幕;去年,赤峰市委副书记、市长孟宪东对赤峰市元宝山区作出了新的期望:“争做全市工业经济主要增长极、争做全市转型升级排头兵、争做全市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三个“争做”掷地有声,赤峰市元宝山区将会怎样实现跨越发展?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城区一角。

    翻开赤峰市元宝山区的城市名片,“塞外煤电名城”跃然纸上。这里有共和国第一座自主设计施工的西露天煤矿,这里有“八五”时期全国五大露天煤矿之一的元宝山露天煤矿,这里有新中国首家整套引进德国火电机组的坑口火力发电厂……然而,它的注解上似乎都透着两个字——过去。

    依托“黑金”:资源型城市的底色

    赤峰市元宝山区缘煤而立,因煤而兴,为煤而名。作为全国重点产煤县和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源源不断的“黑金”拉动着这个资源型城市GDP飞涨的引擎:从元宝山露天矿作业场里亚洲最大的巨型开掘机到元宝山发电厂高耸入云的现代化烟塔,从年生产800万吨煤到年发电量70亿度,从日煤炭产量3.79万吨(能装满载重60吨的车皮630节)到日发电量2126万度(可供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绕行21周),煤电联手为赤峰市元宝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与此同时,“国家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区”“全国科技示范县”等一个个荣誉称号又为这座煤电名城做出了新的注脚。

    如果说煤电辉煌是赤峰市元宝山区引以为傲的一面,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则是颇为艰辛却承载着城市未来的另一面。当曾经的“荣耀”成为发展的“瓶颈”,当昔日的骄子褪去了耀眼的荣光,如何破解资源枯竭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世界性难题?赤峰市元宝山区委、政府开始了艰难的“赶考”,踏上了争做工业经济主要增长极、争做转型升级排头兵、争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嬗变之路 。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城区一角。

    走出辉煌:居安思危的明智

    赤峰市元宝山区的嬗变故事,要从认识“”字说起。

    站在元宝山区平庄城区向北望去,曾经发生过古山战役的古山脚下有座黑黝黝的“大山”拔地而起、陡峭如削,外来的人或许会惊讶于其山形酷似巨大的圆锥,但常年居住在矿区的人早已见怪不怪,遇到有人诧异询问,便回一句“矸子山”。矸子山,由煤矸石常年堆积形成,煤矸石是采煤过程和洗煤过程中排放的固体废物,一座煤矿什么时候开采,矸子山的根就在什么时候落下。矸子山是一代矿区人的共同记忆,也是这座曾经的资源型城市的辉煌见证。

    沿省道205驶入西六家村,乡间路上行人稀少,只有重型卡车穿梭往来。因为房屋地处采煤沉陷区,部分村民已经搬离生活了几十年的村庄,成了新型“市民”。

    与国内其他资源型城市一样,赤峰市元宝山区在依靠煤炭产业步入经济发展快车道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生态代价和社会代价。多年煤矿开采,形成了六大采煤沉陷区,大量建筑物和城镇基础设施受到影响,受灾面积达22.47平方公里。除此之外,露天矿采矿排出的废石、废渣也侵占大量的土地,并以每年约0.66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全区煤矸石堆积成山,每年以30.2万吨速度递增。元宝山发电厂排灰量为140万吨/年,占地600亩,地面扬尘已成为影响赤峰市元宝山区环境的主要因素。

    与此同时,由于资源减少和市场环境变化,在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体制性、机制性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严重制约了赤峰市元宝山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到2009年,煤炭资源逐步萎缩,传统产业面临生存危机,全区累计已采煤炭产量超过总储量的55.6%。目前全区剩余可采储量约5.2亿吨,开采总量已超过总储量的75.3%。随着开采工艺水平的提高,按现有储量计算,在不远的将来,这里的煤炭资源将全部枯竭。同时,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增长过分依赖自然资源、大型能源型企业占工业总产值比例过高、煤炭产业产值常年占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90%以上,导致“煤电一感冒,元宝山就咳嗽”。

    “一荣俱荣”的时代已经过去,“一损俱损”的困境却难以走出。目前,赤峰市元宝山区委、政府清醒认识到,单一煤电支撑的经济难以为继,必须发展非煤产业、调整经济结构。

    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赤峰市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开发试验区。

“神经谷粒”网络成功记录大脑活动
  大部分现有脑机接口系统只能使用一到两个传感器进新华网
饲草增产增效有了新办法
  “饲草高效栽培技术选择优良饲草品种,新华网
把电池“织”进衣服里
  身上穿的衣服就可以给手机无线充电,新华网